《金流洞》
时间: 2025-01-26 23:33: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流洞
作者: 洪显周 〔清代〕
攀萝扪壁上山贪,
时听云端落笑谈。
天遣灵区超分外,
人将流水比双南。
凄风冷雨秋重九,
瘦策宽鞋客两三。
或恐新诗干造物,
不教明月到禅庵。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山上贪恋地攀爬藤萝,时常听见云间传来笑谈。天上送来灵气,超然物外;人间的流水,仿佛比双南还要亲密。凄冷的秋风和秋雨在重阳节时袭来,瘦弱的书生和宽大的鞋子只有两三位。或许是担心新诗会影响自然,不让明月照耀到禅寺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攀萝: 攀爬藤萝植物。
- 扪壁: 用手触摸墙壁,形容靠近山壁。
- 云端: 指高空,云层之上。
- 灵区: 指灵秀的地方,常指天上。
- 双南: 比喻,双南即“双江南”,形容流水的柔美。
- 重九: 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瘦策: 瘦弱的书生。
- 禅庵: 禅宗的寺庙。
典故解析: 重阳节为传统节日,古人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寓意长寿。同时,诗中提到的“明月”与“禅庵”常常联系在一起,象征高洁的志趣与超脱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显周,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观为题,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重阳节时,诗人游历山水,感受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哲思,反映出对新诗与传统诗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金流洞》以悠然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哲思与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攀萝扪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贪恋于美丽的山景,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渴望。接着“时听云端落笑谈”则引入了云间的声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野的幽静与灵动。
“天遣灵区超分外”,这里的“灵区”不仅指天上的美丽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相较于人间的事物,诗人选择将流水与双南比作亲密的事物,表现出自然的细腻与温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秋风冷雨的凄凉,重阳节的时节,诗人虽身处自然,却感受到了一丝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则让人思考新诗的影响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似乎在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自然观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攀萝扪壁上山贪:诗人贪恋于自然的美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 时听云端落笑谈:描绘出山间的宁静与生机,似乎听见云间的轻松对话。
- 天遣灵区超分外:暗示诗人对灵性世界的向往,超然物外的境界。
- 人将流水比双南:将人间的流水比作双江南,表现出对自然的亲切感。
- 凄风冷雨秋重九:描绘秋天的寒冷与孤独,重阳节的时光增添了凄凉感。
- 瘦策宽鞋客两三:描绘了游览者的身影,表现出一种孤独与稀少。
- 或恐新诗干造物:表达对新诗的担忧,认为新诗可能影响自然。
- 不教明月到禅庵:意指不希望月光照耀到禅寺,暗含对超然境界的保护。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流水比作双南,形象生动。
- 拟人: 云端的“笑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超然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萝: 象征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 云端: 代表自由与精神的超越。
- 流水: 象征人生的流逝与柔情。
- 重阳: 代表秋天的凄凉与深邃的思考。
- 明月: 象征理想与清净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攀萝扪壁”中的“萝”指的是: A. 一种树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石头 -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担心? A. 对新诗的担忧
B. 对友人的担忧
C. 对天气的担忧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金流洞》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注重环境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而洪显周则在自然中融入了更多的哲思与对新旧诗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诗词的魅力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