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梅花二首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原文展示:
铁面苍髯洛阳客,玉颜红领会稽仙。
街头相见如相识,恨满东风意不传。
白话文翻译:
一位面容严肃、胡须苍白的客人来自洛阳,而那位神仙则是拥有玉颜和红领的会稽人。在街头相遇时仿佛是老朋友,然而却因东风的传递而感到无尽的遗憾。
注释:
- 铁面: 指面容严肃、刚毅的人。
- 苍髯: 形容胡须白而长,表示年长或经历沧桑。
- 洛阳: 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文化中心。
- 玉颜: 形容面容美丽,宛如玉石般洁白。
- 红领: 可能是指某种官服或装饰,象征尊贵。
- 会稽: 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东风: 指春风,象征温暖和希望,但在此却传递了遗憾之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洛阳客”和“会稽仙”可能暗指当时流行的文人交往和神仙文化。洛阳作为一个文化重镇,吸引了许多文人,而会稽则因其山水美景和人文气息而著称。这种地域文化的交汇,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梅花二首》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交往频繁的时期。诗中体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传递情感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虽然表面上描绘了两个不同背景的人物相遇的情景,但实际上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诗人通过“铁面苍髯”的洛阳客与“玉颜红领”的会稽仙的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与生活状态。相见时的熟悉感,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相知相识的渴望,而“恨满东风意不传”则将这种渴望与实际的遗憾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见解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面苍髯洛阳客: 描绘了一位外形严肃的洛阳客人,暗示其经历和智慧。
- 玉颜红领会稽仙: 描绘了一位美丽的会稽仙人,象征着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 街头相见如相识: 强调两者在街头相遇时的亲切感,暗示深厚的情谊。
- 恨满东风意不传: 表达了因东风未能传达情感的遗憾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 “铁面”与“玉颜”,“苍髯”与“红领”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东风被赋予了情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相遇与遗憾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无法传达情感的惋惜,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传达了不畏严寒、追求理想的精神。
- 东风: 代表春天与希望,但在此却承载了无法传达的遗憾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铁面苍髯”指的是哪一位人物? A. 洛阳客
B. 会稽仙
C. 诗人本人
D. 其他 -
“恨满东风意不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开心
B. 失落
C. 愤怒
D. 安慰
答案:
- A. 洛阳客
-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与陈与义的作品,李白的诗常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而陈与义则更注重细腻与情感,反映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
- 《陈与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