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峰寒之》
时间: 2025-01-26 04:51:17意思解释
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峰寒之
作者:陈与义 〔宋代〕
原文展示:
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
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
暮霭朝曦一生子,高天厚地两峰闲。
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
白话文翻译:
以前喜欢看书,现在却不再看了,
只是将双眼留在这苍老的面庞上。
一直以来梦见大槐国,这次想要藏身于小玉山。
暮霭与晨曦中我生活了一辈子,
高空厚土下的两座山峰显得悠闲。
九华的诗句在世间喧嚣,
细细地比对其真形,就像伯仲之间的差别。
注释:
- 孱颜:指衰老的面庞。
- 大槐国:传说中的地方,象征着理想和希望。
- 小玉山:指小而美的山,可能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九华:指九华山,以其美丽的风景和文化著称。
- 伯仲:比喻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对差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梦得,号清江,宋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在宋代,文人多追求隐逸生活,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常常表现在诗中。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写的,反映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追求。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喜爱逐渐消退的感慨,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大槐国(理想世界)的渴望以及选择在小玉山隐居的决心。
“暮霭朝曦一生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似乎在叹息自己的一生在光阴的流逝中如暮霭与朝曦般短暂。而“高天厚地两峰闲”则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平和,隐喻着他对自然的依恋和对尘世繁扰的逃避。
最后两句“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则以诗句的喧嚣与真情的深邃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艺术与真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失落感,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繁华与隐逸之间的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喜看书今不看:表达了诗人过去热爱读书的情感,但现在却不再关注,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且留双眼向孱颜:眼睛停留在自己苍老的面容上,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自省。
- 从来作梦大槐国:提到大槐国,象征着梦中的理想与希望。
- 此去藏身小玉山:转向小玉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暮霭朝曦一生子: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人生的短暂与变幻。
- 高天厚地两峰闲:描绘山峰的闲适,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 九华诗句喧寰宇:提到九华山,反映出诗词的繁华与世俗的喧嚣。
- 细比真形伯仲间:细致地对比诗句与真实的情感,探讨艺术与真实的关系。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暮霭朝曦”)、对仗(如“高天厚地”)、象征(如大槐国、小玉山)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 书籍:象征知识与智慧。
- 大槐国:理想与希望的象征。
- 小玉山:隐逸与宁静的象征。
- 暮霭与朝曦: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九华:文化与艺术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以前喜欢什么?
- A. 看书
- B. 写诗
- C. 游山玩水
-
大槐国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希望
- B. 现实生活
- C. 自然风光
-
小玉山代表诗人什么样的生活?
- A. 繁华喧闹的生活
- B. 隐逸宁静的生活
- C. 追逐权势的生活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陶渊明的诗作进行比较,分析两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不同理解与表现。陈与义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陶渊明则更为直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两者都展现了对于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与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