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一 七夕》

时间: 2025-01-27 03:36:09

隔岁佳期,相逢今夕。

银河暗渡流云湿。

底须乌鹊为填挢,天孙自有支机石。

乞巧楼高,长生殿寂。

人间私语天应识。

等是区区儿女情,古今毕竟难明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一 七夕
作者: 夏言 〔明代〕

隔岁佳期,相逢今夕。
银河暗渡流云湿。
底须乌鹊为填挢,
天孙自有支机石。
乞巧楼高,长生殿寂。
人间私语天应识。
等是区区儿女情,
古今毕竟难明白。

白话文翻译:

隔了一年美好的节日,今晚终于相逢了。
银河在暗暗地渡过,流云使得夜色更加湿润。
到底需要乌鹊来搭桥,
天上的织女和牛郎自有他们的机遇。
乞巧楼高耸,长生殿却显得寂静。
人间的低语,天上应该能够听到。
这不过是平凡的儿女情,
古往今来却依然难以理解。

注释:

  • 隔岁佳期:指一年一度的七夕节。
  • 银河暗渡:暗指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相会。
  • 乌鹊:指喜鹊,传说中乌鹊用以搭桥的鸟。
  • 天孙:指牛郎织女。
  • 乞巧楼:传说中女子在七夕时到此乞求巧艺的地方。
  • 长生殿:指王朝的宫殿,象征着权力与永恒。
  • 区区儿女情:指普通的男女之间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1559),字景仁,号青山,明代诗人及政治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踏莎行 其一 七夕》是在七夕节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间爱情的理解与思考。明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诗人通过古老的传说反映当时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与困惑。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 其一 七夕》以七夕节为背景,结合了古老的牛郎织女传说,体现了人间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全诗通过描写银河、乌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头两句“隔岁佳期,相逢今夕”直接点明了节日的主题,诗人以此为引子,引发对爱情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通过“银河暗渡流云湿”描绘了夜色的朦胧与浪漫,给人以遐想。乌鹊搭桥的意象不仅是对传说的再现,也是对人间情感的寄托,暗示着爱情的希望与机遇。诗中“乞巧楼高,长生殿寂”的对比,既表现了人间对爱情的追求,也反映了在权力与现实面前,爱情的脆弱与孤寂。

最后,诗人以“等是区区儿女情”总结,表达了对人间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古今之间,虽时光流转,但对于爱情的理解与追求却始终如一。这种对爱情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浪漫中透着几分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隔岁佳期,相逢今夕:一年一度的佳节,今夜终于相聚。
  2. 银河暗渡流云湿:银河在夜空中悄然流淌,流云使得夜色更加湿润。
  3. 底须乌鹊为填挠:究竟需要喜鹊来搭桥吗?
  4. 天孙自有支机石:天上的牛郎织女自有他们的机缘。
  5. 乞巧楼高,长生殿寂:乞巧楼高耸,但长生殿却显得寂静。
  6. 人间私语天应识:人间的私语,天上应该能够听到。
  7. 等是区区儿女情:这不过是平凡的儿女情。
  8. 古今毕竟难明白:古往今来仍然难以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与流云的结合,象征着浪漫的爱情。
  • 对仗:如“乞巧楼高,长生殿寂”,增强了表达的对称美。
  • 拟人:将“天”赋予了听觉,表达了对爱情的理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人间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探讨了古今对爱情的理解与困惑,最终归于对平凡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河:象征距离与分隔,也代表浪漫与希望。
  • 乌鹊:象征爱情的桥梁与机会。
  • 乞巧楼:象征人们对爱情与才艺的追求。
  • 长生殿:象征权力与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踏莎行 其一 七夕》的主题是什么? A. 人生哲理
    B. 爱情与浪漫
    C. 友谊与团聚
    D. 自然风光

  2. 诗中“乞巧楼高,长生殿寂”的意思是什么? A. 乞巧楼繁华,长生殿热闹
    B. 乞巧楼高耸,长生殿却显得冷清
    C. 乞巧楼与长生殿无关
    D. 乞巧楼与长生殿是同一个地方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商隐《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对亲情的思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鹊桥仙》(秦观):与《踏莎行》都是描绘七夕的诗作,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但《鹊桥仙》更多的是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而《踏莎行》则更具哲理性,反思人间情感的复杂。

粗略解读:

两首诗都涉及牛郎织女的故事,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秦观侧重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夏言则在反思中体现了爱情的无奈与难解,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面。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研究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