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
时间: 2025-01-26 02:0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
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
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感慨与思乡之情。百座郡县的官员都胆怯登上车马,千里之遥的马匹也在奔波劳碌。我求得一身的烦扰,却嘲笑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乡间的水流在渠中发出悦耳的声音,急雨中珠子般的雨点在瓦上跳跃。一张卧榻上,清风徐来,才是真正的闲适,真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
注释:
- 百郡:指的是众多的地方,体现出作者的渴望与惆怅。
- 登车:比喻出行,表达了对于远行的怯懦。
- 胶胶扰扰:形容烦扰不安的状态。
- 区区者:指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带有讽刺意味。
- 野水:乡间的水流,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清风:象征舒适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常常表达个人的壮志和对社会的关心。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身居高位,内心却常常对国家和个人命运感到忧虑。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国侵扰,国家动荡不安,辛弃疾对此深有感触。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用“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开篇,描绘出人们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惶恐,表现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得到平静的生活,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嘲笑那些不思进取的人,显示出其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展现了自然之美,形成清新与宁静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烦躁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盼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词在豪放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呼应了古人“归隐”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郡怯登车:许多地方的人都害怕出行,反映出社会的动荡。
- 千里输流马:形容马匹在长途奔波,暗示生活的艰辛。
- 乞得胶胶扰扰身:希望能得到一份闲适的生活,但却感到内心的烦扰。
- 却笑区区者:对那些无所事事的人进行讽刺,表现出自己的不屑。
- 野水玉鸣渠:描绘乡间水流的美好,象征宁静的生活。
- 急雨珠跳瓦:急雨中的雨点像珠子般跳跃,生动形象。
- 一榻清风方是闲:描绘理想的闲适状态,体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真得归来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急雨珠跳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的状态。
- 对仗:如“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反映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清风:象征着舒适与闲适,代表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郡”是指什么?
- A. 许多地方
- B. 一座城市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食物
-
“急雨珠跳瓦”中的“珠”指的是?
- A. 珠子
- B. 雨滴
- C. 水滴
- D. 瓦片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思乡与闲适
- C. 战争
- D. 自然景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淑真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卜算子》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是表达对家乡、故人思念之情的词作。辛弃疾的作品更显豪放、壮丽,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柔情,展示出两位词人各自独特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