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五 寿祖赞善勿庵,用梅村先生寿巢村相国韵》

时间: 2025-02-04 17:13:54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

文蔚起,名薰炙。

庭罗雀,尘凝席。

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五 寿祖赞善勿庵,用梅村先生寿巢村相国韵
作者:董元恺 〔清代〕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文蔚起,名薰炙。庭罗雀,尘凝席。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与自信,他有着如戟的白须,显得威武。听着玉堂里清脆的漏水声以及金门后雅致的乐器声,耳畔传来风动铃音,春花映在砖墙上,随手挥毫而作。和朋友一起在高楼上共度春光,身为江南的客人,文采飞扬,名声日渐显赫。庭院里的罗雀安静,尘埃凝聚着席子。正当国家初现繁华,烽火渐熄。击楫而行,谋划成就美好,围棋下得如同折断的鞋木,计划着将来要向朝廷献上南山的美好愿景,从今天起。

注释

  • 绿鬓:指年轻有为的面容。
  • 苍髯如戟:形容胡须长而直,像戟一样刚毅。
  • 玉堂清漏:形容高雅的环境,清漏指清脆的水滴声。
  • 金门瑶瑟:金门指的是华丽的门庭,瑶瑟是古代乐器,象征高雅的音乐。
  • 春携手上高楼:指在春天与友人共同相聚,享受美好时光。
  • 江南客:指身处江南的人,暗含诗人的身世。
  • 庭罗雀:庭院中的小鸟,象征宁静和美好。
  • 烽烟方息:烽火渐歇,国家稳定。
  • 击楫谋成:比喻积极行动,谋求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关心,风格特立独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满江红 其五》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希望通过贺寿表达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对亲友的深厚情谊。诗中充满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其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功名与友谊的追求。开篇以“绿鬓功名”引入,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自信与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在描绘环境时,使用了“玉堂清漏”和“金门瑶瑟”,展现了高雅的生活氛围,表明他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志向相匹配。

接着,诗人描绘了与朋友一起共度春光的美好场景,体现了人际间的亲密与温暖。诗中提及“庭罗雀,尘凝席”,则暗示了在繁华背后,生活的平淡与安宁。通过“烽烟方息”,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显示出他作为一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诗人的愿景以“拟升平朝野献南山”收尾,表达了他希望为国家贡献力量,促进和谐发展的理想。这首诗在风格上既有豪放之气,又不乏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诗人自信于自己的成就与外貌,展现出一种威武的气质。
  2.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描绘高雅的环境,音乐与流水声交织,增加了诗的意境。
  3.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表现春日的生机与创作的热情,强调艺术创作的欢愉。
  4.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展现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融入江南的文化氛围。
  5. 文蔚起,名薰炙:指文才日益显露,名声逐渐提高,展示了个人成长的过程。
  6. 庭罗雀,尘凝席:描绘宁静的庭院,反映了生活的平和。
  7. 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繁荣的期待,感受到历史转折的希望。
  8.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比喻积极行动,谋求成功。
  9.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奉献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苍髯比作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威武。
  • 对仗:如“庭罗雀,尘凝席”,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排比:在描述环境与心境时,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功名的追求、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氛围与历史背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鬓:象征年轻与朝气。
  • 苍髯:象征智慧与威严。
  • 玉堂:象征高雅的文化氛围。
  • 金门:象征富贵与繁荣。
  • 春花: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希望通过贺寿表达什么? a) 个人成就
    b) 对国家的美好愿望
    c) 对友谊的珍视
    d) 以上皆是

  2. “庭罗雀”中的“罗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
    d) 一种节日

  3. “烽烟方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什么期待? a) 动荡
    b) 繁荣
    c) 战争
    d) 贫困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a) 一种鸟
  3. b) 繁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岳飞)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满江红·写怀》与董元恺的《满江红 其五》在主题上都涉及对国家的关怀与个人的理想,但岳飞的作品更加强调忠诚与抗争,而董元恺则偏向于对和平时代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董元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从古到今的文化传承》

相关诗句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下一句是什么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上一句是什么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下一句是什么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上一句是什么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下一句是什么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上一句是什么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下一句是什么

文蔚起,名薰炙。上一句是什么

文蔚起,名薰炙。下一句是什么

庭罗雀,尘凝席。上一句是什么

庭罗雀,尘凝席。下一句是什么

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上一句是什么

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下一句是什么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上一句是什么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下一句是什么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上一句是什么

绿鬓功名,下一句是什么

雅自负、苍髯如戟。上一句是什么

雅自负、苍髯如戟。下一句是什么

恰又听、玉堂清漏,上一句是什么

恰又听、玉堂清漏,下一句是什么

金门瑶瑟。上一句是什么

金门瑶瑟。下一句是什么

风动铃音趋直早,上一句是什么

风动铃音趋直早,下一句是什么

花移砖影挥毫毕。上一句是什么

花移砖影挥毫毕。下一句是什么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上一句是什么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下一句是什么

江南客。上一句是什么

江南客。下一句是什么

文蔚起,上一句是什么

文蔚起,下一句是什么

名薰炙。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