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惆怅》
时间: 2025-01-27 03:27:17意思解释
满江红 惆怅
原文展示:
渌水三年,小桥畔,相逢曾赋。长凝伫,青骢有影,章台无路。月下凭肩衣尚暖,楼头密约书成蠹。访城西惟有画檐蛛,丝如故。晓云意,人空慕。题诗客,愁应诉。奈绿阴满径,乍逢崔护。芍药已付春梦远,杨花有被东风误。想雕栏不追却沾泥,言还齼。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水边,我在小桥旁徘徊,三年来我们曾在这里相遇。这段时光让我久久凝望,仿佛青马的影子在此停留,却无路可寻。月光下,我轻倚衣衫,依然感到那份温暖;楼头的密约,却因时间而成了虫蛀的书信。去城西探访,唯有那画檐上的蜘蛛网如故。清晨的云意,让人心生向慕;题诗的客人,愁苦也应倾诉。但那满径的绿阴,却让我偶然想起崔护。芍药花早已随春梦而去,杨花却被东风误了时机。想追那雕栏,却不慎沾了泥土,言语仍旧停留在这里。
注释:
- 渌水:清澈的水。
- 小桥畔:小桥旁边。
- 青骢:青色的马。
- 章台无路:章台指古代女子出嫁时的地方,意指无路可寻,象征失去的爱情。
- 楼头密约:指在楼上所写的密信,暗指情感的秘密。
- 画檐蛛:指房檐上的蜘蛛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崔护:借指《题都城南庄》中提到的崔护,象征旧情。
- 杨花:指杨树的花,象征春天的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完淳(约1623-1647),明末清初的诗人,因其才华和忠诚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融入了时代的悲痛与无奈。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作者身处变乱之中,感情与时代的交汇使得诗中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惆怅》恰如其名,渗透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在愁苦中对往昔爱情的追忆。诗中的意象,诸如小桥、青骢、月光等,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在这幅画卷中,渌水与小桥象征着纯净的回忆,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份纯粹逐渐被现实的无情冲刷,留下的只有关于美好时光的惆怅与无奈。尤其是“奈绿阴满径,乍逢崔护”一句,既表现出对旧时光的怀念,也暗示着爱情的失落。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细腻的观察,也有深沉的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第一句的“渌水三年”揭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景象描绘则通过小桥与相逢的回忆,带出一种悠远的情感。接着,月下的温暖不仅是对过去的依恋,更是对现实的感伤。诗中“访城西惟有画檐蛛”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却又被现实的蛛网所困,不禁让人感到惆怅。
-
修辞手法:作品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青骢有影”暗示过去的美好;“月下凭肩衣尚暖”则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小桥:象征着通往美好回忆的路径。
- 青骢:代表着青春与爱情的美好时光。
- 月光:象征着纯净与思念。
- 绿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渌水”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污浊的水
- C. 河流
- D. 湖泊
-
“月下凭肩衣尚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温暖的怀念
- C. 幸福
- D. 无奈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林黛玉的诗作。
- 李清照的《如梦令》也有相似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夏完淳的《满江红 惆怅》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夏完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辛弃疾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