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3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有何人,同我去,黄楼吹笛。江山好,群儿狼狈,变成今夕。燕子不知亡国恨,乌衣巷口还相识。要画船双桨载双娥,泪双滴。天下事,南同北,金鼓碎,烽烟灭。只鬼坟青草,虎狼三只。国事都交杨素手,长江流尽英雄血。问人间可有好男儿,来平贼。
白话文翻译:
还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去黄楼上吹笛呢?江山依旧美好,但如今的儿女们却狼狈不堪,变成了这样的景象。燕子不知道亡国的悲恨,乌衣巷口的老朋友仍然相识。想要借画船双桨载着双娇,泪水连连滴落。天下的事情,南方和北方,同样是金鼓破碎,烽烟消散。唯有鬼坟青草,虎狼三只在此。国事都落入了杨素的掌控,长江流淌着英雄的鲜血。问人间可有好男儿,能来平定贼寇?
注释:
- 黄楼:指的是一种高楼,可能是与饮酒作乐、聚会的场所相关。
- 江山:指国家和河山,强调国家的壮丽和美好。
- 乌衣巷:历史上指的是王谢家族的居住地,形容往日繁华的地方。
- 杨素:指的是隋朝的权臣,诗中可能暗指权力的腐败。
- 平贼:指的是平定盗贼,指对国家的治安、安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青长,清代诗人,生于清中期,其诗风格多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创作背景:
《满江红三首 其一》创作于清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感受到社会的不安和个人的无奈,借助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与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三首 其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思与对英雄豪杰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黄楼的笛声,引入个人情感,接着转向对国家现状的感慨,表现出一种从容而又悲凉的情绪。燕子与乌衣巷的意象,既承载着个人记忆,又反映出历史的沉淀。尤其是“长江流尽英雄血”的句子,更是将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的无奈紧密结合,唤起读者对历史的深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复杂的,既有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忧虑。诗人以悲悯的视角观察社会,希望能有“好男儿”站出来抵抗外敌,维护国土安全,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更有何人,同我去,黄楼吹笛。
诗人感慨,除了自己,还有谁愿意陪伴去黄楼上吹笛?暗示对友人的渴望与孤独感。 -
江山好,群儿狼狈,变成今夕。
虽然国家的江山依旧美丽,但如今的人们却处于狼狈的境地,形成鲜明对比。 -
燕子不知亡国恨,乌衣巷口还相识。
燕子不知国家悲痛,乌衣巷的景象仍旧如昔,反映出历史的无情与人情的冷漠。 -
要画船双桨载双娥,泪双滴。
诗人想用画船载着双娇,但泪水不断滴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
天下事,南同北,金鼓碎,烽烟灭。
天下的事情南北都一样,金鼓声已破碎,烽烟已灭,显示出国家的动荡与混乱。 -
只鬼坟青草,虎狼三只。
只剩下鬼坟青草,暗示死去的英雄,虎狼三只则象征着国家的动乱与危险。 -
国事都交杨素手,长江流尽英雄血。
国事的权力掌握在杨素手中,长江流淌着英雄的鲜血,表现了对当权者的无奈与控诉。 -
问人间可有好男儿,来平贼。
呼唤真正的英雄来平定贼寇,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长江流尽英雄血”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不知亡国之恨,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透过对国家现状的深切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与对未来的渴望,传达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人们要为国家的安定与和平而奋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楼:代表着昔日的繁华与欢乐。
- 燕子:象征着无知与无奈。
- 乌衣巷: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与人情的冷漠。
- 长江: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英雄的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楼”是指什么? A. 一种高楼
B. 黄河边的楼
C. 诗人自己的家
D. 一条街道 -
“长江流尽英雄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英雄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无奈与悲痛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
诗中提到的“杨素”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音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朱青长的《满江红三首 其一》在情感上更为沉重,前者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