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送春》

时间: 2025-01-10 22:13:58

把酒饯残春。

莺蝶销魂。

绸缪一霎又相分。

垂柳丝长难绾住,杜宇声声。

阑外却休凭。

触目堪惊。

斜风细雨落红英。

悄语嘱春春不管,怎奈无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送春
作者: 吴尚憙 〔清代〕

把酒饯残春。莺蝶销魂。
绸缪一霎又相分。
垂柳丝长难绾住,杜宇声声。
阑外却休凭。触目堪惊。
斜风细雨落红英。
悄语嘱春春不管,怎奈无情。

白话文翻译:

将酒杯举起,送别即将逝去的春天。
黄莺和蝴蝶让人陶醉。
短暂的欢聚又要分离了。
垂柳的细丝很难缠住,杜鹃的叫声一声声响起。
在栏杆外面,不要再倚靠。
眼前的景物令人惊叹。
细雨斜风中,落下了樱花的花瓣。
轻声叮嘱春天,可春天并不在意,真是无情。

注释:

  • :送别,饯行。
  • 莺蝶:指黄莺和蝴蝶,象征春天的生机。
  • 绸缪:指缠绕、相依的意思。
  • 杜宇:杜鹃鸟,古人常以杜鹃的叫声来象征春天。
  • 阑外:栏杆外,指远离的地方。
  • 落红英:落下的花瓣,象征春天的逝去。
  • 悄语:轻声细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尚憙,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婉约细腻著称,富有感情和意境。

创作背景:

《浪淘沙 送春》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因对春天的留恋而作此词,以表达对逝去春天的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浪淘沙 送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离去,诗中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衬托诗人的情感。开篇以“把酒饯残春”的意象引入,表明一种送别的氛围。接着提到“莺蝶销魂”,在春天的温暖中,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脆弱。随着“绸缪一霎又相分”的写法,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瞬间相聚与分离,令人感慨万千。

“垂柳丝长难绾住,杜宇声声”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春天的流逝与无奈。柳丝的柔软和杜鹃的鸣叫,形成了对比,既有春天的柔情又有对它的无情告别。最后几句“悄语嘱春春不管,怎奈无情”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情,尽管轻声叮嘱,春天依旧无情地离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把酒饯残春:以酒送别即将逝去的春天,表达惜春之情。
  2. 莺蝶销魂:黄莺和蝴蝶的美丽令人陶醉,象征春天的生机。
  3. 绸缪一霎又相分:短暂的相聚又要分离,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4. 垂柳丝长难绾住:柳丝的柔软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寓意着无奈。
  5. 杜宇声声:杜鹃的鸣叫,回荡在春天的余韵中。
  6. 阑外却休凭:在栏杆外不再倚靠,暗示着不再依恋。
  7. 触目堪惊: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象征春天的美好。
  8. 斜风细雨落红英:在细雨中落下的花瓣,象征着春的结束。
  9. 悄语嘱春春不管:轻声叮嘱春天,却发现春天并不在意。
  10. 怎奈无情:无奈地感叹春天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无情的特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用词讲究,形成对仗工整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悟和人生的无常,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聚会与送别。
  • 莺蝶: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代表春天的柔情与无常。
  • 杜鹃:象征自然的声音与春的逝去。
  • 红英:象征春天的花朵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2. “斜风细雨落红英”中“红英”指的是什么?
    A. 玫瑰
    B. 樱花
    C. 花瓣

  3. 诗人对春天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热爱与期待
    B. 留恋与无奈
    C. 轻松与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
  • 纳兰性德《木兰花》:描绘春天的美丽与感伤。

诗词对比:

  • 苏轼《定风波》:表达对春天的感怀与人生的哲思,风格略显不同,但同样充满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