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独出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5 23:42:41

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腊独出二首 其二
——苏轼

江边有微行,
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
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
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
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
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
送我作鼓吹。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我独自漫步,
小路曲折地通向城市的背面。
平静的湖面上春草茂盛,
我走到了栖禅寺。
寺堂里空无一人,
老人和孩子都在门后安睡。
我所期盼的只是一顿饭,
而饭菜已经做好,不再需要其他。
客人来访难道没有收获?
请你把地扫净准备迎接我。
松树在风中独自不静,
为我送来如鼓声般的吹奏。


注释

  • 微行:微弱的小路,指不显眼的小道。
  • 诘曲:曲折,指道路的弯曲。
  • 栖禅寺:栖息和修禅的寺庙。
  • 堂空不见人:寺内空荡荡的,没有人影。
  • 老稚:指老人和小孩。
  • 所营在一食:我所期待的只是吃一顿饭。
  • 施子净扫地:请你把地扫干净,准备迎接我。
  • 风松独不静:松树在风中摇曳,发出声响。

典故解析

此诗体现了苏轼在闲适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淡泊与对生活的理解。诗中提到的“栖禅寺”可以看作是他对佛教文化的向往,而“风松”则代表自然的声音,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现了他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怀。此时的苏轼已经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残腊独出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写春日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的诗。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小路上漫步的情景,细腻而富有情趣;第二部分则转向对禅寺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的宁静。诗中通过描写春草、湖面、寺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自然的氛围。特别是“所营在一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内心的满足。

此外,诗中“老稚掩关睡”的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寺庙静谧的生活场景,显得亲切而自然。而“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则将自然与音乐结合,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展现了自然美,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边有微行:在江边,有一条不显眼的小路。
  2. 诘曲背城市:这条小路曲折,通向城市的背面。
  3. 平湖春草合:湖面平静,春天的草木繁盛。
  4. 步到栖禅寺:我走到了栖息和修禅的寺庙。
  5. 堂空不见人:庙堂里空荡荡的,看不见一个人。
  6. 老稚掩关睡:老人和小孩都在门后安静地睡觉。
  7. 所营在一食:我所期待的只是吃一顿饭。
  8. 食已宁复事:饭菜已经准备好,不再需要其他的事情。
  9. 客来岂无得:客人来访难道没有收获吗?
  10. 施子净扫地:请你把地扫干净,准备迎接我。
  11. 风松独不静:松树在风中独自摇曳,不平静。
  12. 送我作鼓吹:为我送来如鼓声般的音乐。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松独不静”,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老稚掩关睡”,形成对比,增添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平湖春草”,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江边: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春草:代表生机与希望。
  • 栖禅寺: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修行。
  • 堂空:体现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氛围。
  • 风松:自然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律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栖禅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寺庙的繁华
    B. 寺庙的宁静
    C. 寺庙的历史

  2. “所营在一食”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一顿饭
    B. 一场旅行
    C. 一次聚会

  3. 诗中“风松独不静”意图传达什么? A. 自然的喧嚣
    B. 内心的宁静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写自然和内心的情感,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春晓》:展现春天的生机,强调自然的美和生活的希望。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