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江行,用史梅溪韵》
时间: 2025-01-11 04:52:4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兰陵王 江行,用史梅溪韵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片帆侧。斜倚轻衫雪色。
凝眸倦清镜窈然,隐约仙娥泛寒碧。
霜林泪丝织,翻作春红靓饰。
空濛外多少远山,犹是青螺黛痕积。
移时共兰鹢。正乍展香襟,旋散瑶席。
佩珠许傍宫腰摘。
更瑞锦分系,宝钗亲嘱,衍波笺字莫漫湿。
附蘋末吹入。岑寂。又如昔。
向洛渚遗尘,步袜重觅。
鸳鸯飞去头俱白。奈踏浪难稳,鄣风无力。
水云天远,只此意,怎忘得。
白话文翻译:
一只小船斜靠着,轻轻的衣衫如雪般洁白。
凝视那清澈的镜子,心中倦怠,隐约看到仙女在寒碧中漂浮。
霜林的泪丝编织成春天的红装。
远方的山峰朦胧,依然是青色的螺纹似的黛色。
过了一会儿,和兰鹢一起。正好展开香气的衣襟,随即散开瑶席。
佩珠大概是从宫腰旁摘下的。
更有瑞锦系在身旁,宝钗亲自叮嘱,笺字上不要被水弄湿。
轻风吹入蘋草的边缘,宁静,仿佛又回到了往昔。
在洛渚的尘埃中,重重寻找着足迹。
鸳鸯飞走了,头都变白了。奈何踏浪难稳,阻挡风的无力。
水天相接的远方,只有这样的情意,怎能忘却?
注释:
字词注释:
- 片帆侧:形容小船的帆斜靠着,轻盈自在。
- 轻衫雪色:轻薄的衣裳如雪一样洁白,形容女子的优雅。
- 凝眸倦:凝视的眼神显得疲惫。
- 隐约仙娥:隐约间看到神仙般的女子。
- 霜林泪丝织:形容霜降后林间的景象,仿佛是泪丝编织的红装。
典故解析:
- 洛渚: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 兰鹢:兰鹢是一种水鸟,象征着柔美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蕴甫,号梅溪,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兰陵王 江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日情怀的追忆。
诗歌鉴赏:
《兰陵王 江行》是一首充满清新雅致的诗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描绘片帆轻盈的意象,瞬间带给读者一种飘渺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接着,诗人以“凝眸倦清镜”表达了内心的疲惫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诗中“霜林泪丝织”一句,巧妙地将秋霜与春红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的变迁与人心的感伤。后面的“移时共兰鹢”则引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象征着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
此外,诗的结尾部分,提到了鸳鸯的离去与踏浪的无力,象征着爱情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从片帆到远山,再到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片帆侧:描绘出小舟的轻盈姿态,给人以轻快之感。
- 斜倚轻衫雪色:通过衣衫的颜色,暗喻女子的纯洁与美丽。
- 凝眸倦清镜窈然:表现出诗人的疲惫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 隐约仙娥泛寒碧:仙女的出现带来一种神秘与梦幻的色彩。
- 霜林泪丝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心中的哀伤与思绪。
- 空濛外多少远山:描绘远方的朦胧景色,象征着人心的无奈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林泪丝织”,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结合。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通过对称的词句结构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片帆:象征自由与轻盈。
- 轻衫:代表纯洁与优雅。
- 仙娥:象征美好与梦幻。
- 霜林:暗示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片帆侧”形容的是什么?
- A. 小船的状态
- B. 天空的颜色
- C. 水波的形状
-
“霜林泪丝织”中的“泪丝”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诗人的忧伤
- C. 生活的快乐
-
“鸳鸯飞去头俱白”中的“鸳鸯”代表着什么?
- A. 爱情的变迁
- B. 自由的象征
-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顾贞观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但顽强的生命力与对爱情的依恋在两者之间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