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
时间: 2025-01-11 05:2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天碧。长是登临望极。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凭阑起叹息。人隔吴王故国。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东风旧游历。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无情征旆催离席。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恍疑见颜色。空惜。鬓毛白。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何时弭棹苏台侧。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白话文翻译:
黄昏的天空呈现碧蓝色,我常在这里登高望远。松江上云冷,稀疏的雁阵飞过,夕阳西下,我对往事的思念愈加深切。倚着栏杆,我不禁叹息,往日的吴国已成故国。时光流逝,烟水弥漫,已经很难寄托梅花于寒冷的驿站。东风吹拂,带来旧日的游历,回忆起那些在草地上写诗的时光,满是青苔的鞋子。无情的军旗催促着离别的席位,叹息着月亮的影子在寒冷的夜晚沉落,时光流逝让我依稀回忆起曾经的梦境。恍惚中似乎见到了昔日的容颜,徒然感到惋惜。白发苍苍,怨恨无法追随金鞍,仍然被尘世所困扰。何时能在苏台侧划桨,共饮美酒,放声歌唱瑶瑟?春天来了,双燕是否会再次飞回,旧巷陌是否还有我的身影?
注释:
- 吴王:指古代吴国的王者,象征着故国的怀念。
- 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也常用来寄托思念之情。
- 苏台:指的是江南的一个地方,与美酒和歌唱相关联。
- 瑶瑟: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和雅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亨贞,元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常以抒情和怀旧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岁末之际,诗人面对凋零的时光和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国与青春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往昔的思念。开篇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尤其是“松江上云冷雁稀”一句,给人以孤寂的感觉,恰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纷乱。
接下来,诗人通过“凭阑起叹息”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受到年华的流逝,愈加觉得难以寄托对梅花的思念,而这梅花象征着他内心的高洁与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到的“东风旧游历”,更是点出了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在后半部分,诗人借助夜色和月亮的意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终以“何时弭棹苏台侧”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期待与想象的空间,令人在感慨之余,也对未来充满希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暮天碧”:黄昏时分,天空清澈明亮。
- “长是登临望极”:常常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
- “松江上云冷雁稀”:描绘了松江边上寒冷的云和稀疏的雁阵,映射出孤寂。
- “立尽斜阳耿相忆”:傍晚的夕阳照射下,思念愈发深沉。
- “凭阑起叹息”:倚靠栏杆,发出叹息,表达思念之情。
- “人隔吴王故国”:与旧日的吴国相隔,感慨故国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花寄寒驿”,将梅花寄托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拟人:如“无情征旆催离席”,使得军旗有了情感,体现离别的无奈。
- 对仗:如“年华晚,烟水正深”,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国、旧游的深切怀念,传达了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分析:
-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梅花:象征高洁与思念,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双燕:代表着春天和希望,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王”指的是哪个国家的王? A. 齐国
B. 吴国
C. 晋国
D. 楚国 -
诗中“松江上云冷雁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寂
C. 喜悦
D. 忧伤 -
“何时弭棹苏台侧”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对故国的归属
B. 对旧游的怀念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和《月夜忆舍弟》杜甫,均表现了作者对故国、亲人的思念,但《兰陵王》更侧重于个人的怀旧情感,而《月夜忆舍弟》更突显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