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还元阁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丹梯起杰构,
陡出松桧顶。
置身何缥缈,
眦皆入涬溟。
睛晖荡朝昏,
全湖辨畦町。
眷怀王宋作,
一代留遗馨。
骖鸾讵易期,
尘梦聊一醒。
白话文翻译:
这诗描绘了还元阁的壮丽与神秘。丹色的梯子直通高耸的建筑,陡然拔出松树和桧树的顶端。身处其间,感觉缥缈而虚幻,目光所及皆是深邃的湖水。阳光在晨昏之间荡漾,整片湖面宛如一块块田畴,令人心生无限怀念,想起王、宋时期的作品,留下的芬芳依旧。骑上仙鹤恐怕难以再期,而尘世的梦境也只是在此时稍稍苏醒。
注释:
字词注释:
- 丹梯:丹色的梯子,形容色彩鲜艳的阶梯。
- 杰构:高耸的建筑。
- 缥缈:形容轻盈虚幻,无法捉摸。
- 涬溟:深湖,指水深而清澈。
- 睛晖:阳光。
- 辨畦町:分辨出湖上田畴的样子。
- 眷怀:怀念、留恋。
- 一代留遗馨:指王、宋时期的文化遗产,仍然留有芬芳。
- 骖鸾:乘坐仙鹤,象征着超脱与不易实现的理想。
- 尘梦:尘世间的梦境。
典故解析:
- 王宋作: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化,尤其是诗词方面的成就,暗示着对往昔文化的怀念与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清代诗人,生于清康熙年间,作品以山水诗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还元阁》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古代文化和自然美景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诗人在游览还元阁之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深沉,激发了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还元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沉思。开篇的“丹梯起杰构”便引人入胜,鲜明的色彩与高耸的建筑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接下来的“陡出松桧顶”,不仅描绘了阁楼的壮观,更通过“陡”字传达出一种惊险与刺激,仿佛诗人在高度的松桧之巅,感受到风的吹拂与云的流动。
“置身何缥缈”一句,将诗人置于云端,心境如云烟般轻盈,给人以虚幻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陶醉。而“眦皆入涬溟”则将目光的深邃与湖水的澄澈巧妙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历史的怀念,提到“眷怀王宋作”,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致敬,也是诗人内心对传统的依恋与对历史的反思。最后两句“骖鸾讵易期,尘梦聊一醒”,则揭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画卷,更是一种深邃的情感交融与思想的碰撞,彰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自我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梯起杰构:描绘了还元阁的壮丽,强调其色彩鲜艳和高耸的建筑。
- 陡出松桧顶:表现出阁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
- 置身何缥缈:表达身处其间的虚幻感,仿佛与世隔绝。
- 眦皆入涬溟:目光所及皆为深邃的湖水,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美。
- 睛晖荡朝昏:光影变化的描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全湖辨畦町:湖面如田畴般分明,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 眷怀王宋作:引入历史背景,表现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 一代留遗馨:强调文化遗产的永恒与芬芳。
- 骖鸾讵易期:表达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求的艰难。
- 尘梦聊一醒:暗示对现实的反思,梦境的短暂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田畴,增强了自然的形象感。
- 对仗:如“睛晖荡朝昏”,展现了诗歌的工整与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文化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梯:象征希望与理想。
- 松桧:象征坚韧与长寿。
- 涬溟:象征深邃和未知。
- 骖鸾:象征超脱与自由。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丹梯”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颜色
- B. 一种建筑
- C. 一种梯子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渴望
- B. 对现实的满足
- C. 对历史的遗憾
-
“眦皆入涬溟”中的“涬溟”是指什么?
- A. 湖水
- B. 山峰
- C. 云彩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还元阁》与《登高》: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悟,但《还元阁》更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结合,而《登高》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感伤。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值得深入阅读与比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