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

时间: 2025-01-26 23:30:34

万物须臾过,沈酣竟不还。

家童将一锸,不省葬何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物须臾过,沈酣竟不还。
家童将一锸,不省葬何山。

白话文翻译

万物在瞬息之间都已过去,醉得如此沉迷竟然不知归来。家里的童仆拿着一把锹,不知道该把我埋葬在哪里。

注释

  • 须臾:形容时间非常短暂,瞬间。
  • 沈酣:沉迷于酒醉之中,酣畅淋漓。
  • 家童:指家里的小仆人或侍从。
  • :一种工具,类似于锹,用于挖土。
  • :埋葬,安葬。
  • 何山:表示不知在哪座山上安葬,含有迷茫和无奈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奎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明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饮酒、游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豪放洒脱,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醉酒后的瞬间,诗人通过醉酒的状态抒发对人生短暂、死亡无常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死哲学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酒醉状态的深刻思考。首句“万物须臾过”开篇即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瞬息万变的世界让人感到无奈。在“沈酣竟不还”中,诗人通过对自己醉酒状态的描写,揭示了他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由的渴望。醉酒在这里不仅是对酒的沉迷,更是一种对生活压力的释放。

接下来的“家童将一锸”,则引入了对死亡的思考,童仆手中的锹暗示着埋葬,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无知与茫然。最后一句“不省葬何山”更是将这一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对死亡的思考,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醉酒的状态与死亡的不可知形成鲜明对比,既有轻松的酒宴气氛,又透出沉重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物须臾过:时间如白驹过隙,万物皆在瞬息之间消逝。
  2. 沈酣竟不还:醉得酣畅淋漓,完全沉迷其中,忘却了归来。
  3. 家童将一锸:家里的小仆人拿着锹,暗指埋葬的意图。
  4. 不省葬何山:我已经不再知道自己该被埋葬在哪里,表达了对死亡的迷茫。

修辞手法

  • 对比:醉酒与死亡的对比,突显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象征:家童和锹象征着死亡的来临,隐喻生命的结束。
  • 反语:诗人通过醉酒来掩饰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形成反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酒醉的逃避,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洒脱而又略带忧伤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物: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与变幻。
  • 沈酣:代表着对酒与自由的追求。
  • 家童:象征着生活中的平常人,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埋葬的工具,象征着死亡的不可避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物须臾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怀旧
    • D. 无所谓
  2. “沈酣竟不还”中的“沈酣”指什么?

    • A. 醉酒
    • B. 睡觉
    • C. 工作
    • D. 吃饭
  3. 诗中提到的“家童将一锸”暗示了什么?

    • A. 生活的简单
    • B. 死亡的来临
    • C. 友情的珍贵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饮酒的豪情和人生的短暂,风格更为奔放,运用大量对仗和夸张手法。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加沉重,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和生活的苦难,风格相对沉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胡奎诗集》
  • 《诗词研究: 从古至今》

以上内容为对《刘伶》这首诗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深刻内涵及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