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国秀小园》

时间: 2025-01-11 02:13:41

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

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

园公非陇傭,独捎占春风。

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陈国秀小园
文天祥 〔宋代〕

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
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
园公非陇傭,独捎占春风。
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小园的景致,诗人在大地上席地而坐,感受着天地的广阔,半棵树的影子让我思考古今的变迁。池塘和馆舍虽然不大,但每年都能换上一位牡丹的主人。园中并非是普通的劳作者,他独自把握着春风的到来。影子的变化并不在于数量的多寡,而是那一阵阵的芳香,知晓着园中的主人的身份。


注释:

  • 席地自乾坤:席地而坐,感受天地的辽阔。
  • 阅今古:经历古今的变迁。
  • 池馆:指园中的池塘和建筑。
  • 牡丹主:指牡丹的主人,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美丽的生机。
  • 园公:园中的主人,指代园艺者。
  • 独捎占春风:独自把握春天的气息。
  • 弄影不在多:影子的变化不在于多,而在于意境。
  • 臭香知乃翁:芬芳的气息让人知道园中主人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君平,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而著称,诗风豪放,常表现出悲壮的情感和对祖国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题陈国秀小园》可能写于文天祥被俘后,借园中春景抒发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小园的景致,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展现了诗人坐在大地上的闲适状态,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下来的“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则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法则,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园公非陇傭,独捎占春风”一句,诗人将园中的主人比作春风的掌控者,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最后,“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则带有哲思,强调了内在的气质和精神的追求,超越了外在的繁华与喧嚣,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席地自乾坤:诗人席地而坐,感受到天地的辽阔,象征着一种闲适与广阔的心境。
  2. 半树阅今古:一棵树的影子让诗人思考古今的变迁,表现出对历史的思索。
  3. 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池塘与建筑虽小,但每年都会换上新的牡丹,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4. 园公非陇傭,独捎占春风:园中的主人,不是普通的劳作者,他能把握春天的到来,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5. 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影子的变化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内在的气质,强调了精神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园公非陇傭”,将园丁与普通劳作者的身份进行对比。
  • 对仗:如“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展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占有”的能力,使得自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脱与哲理的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 牡丹:作为花卉中的“国色天香”,象征着华丽与美丽。
  • 园公:象征着对自然的理解者和掌控者,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A. 描绘自然景物
    B. 叙述个人经历
    C. 讲述历史故事

  2. “臭香知乃翁”中的“臭香”指的是什么? A. 难闻的气味
    B. 花香
    C. 土味

  3. 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与生机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咏柳》(贺知章)

诗词对比:

  • 《题陈国秀小园》《春望》都体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悟,而后者则更具历史感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文天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