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慢》
时间: 2025-01-11 08:10: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丑奴儿慢
潘汾 〔宋代〕
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对浓绿阴中庭院,燕语莺啼。数点新荷翠钿,轻泛水平池。一帘风絮,才晴又雨,梅子黄时。忍记那回,玉人娇困,初试单衣。共携手红窗描绣,画扇题诗。怎有如今,半床明月两天涯。章台何处,应是为我,蹙损双眉。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愁绪尚未消散,天气依旧是清和的样子。在浓绿的阴影中,庭院里传来燕子的呢喃和黄莺的啼鸣。几点新荷如翠钿般轻轻漂浮在水面上。一帘的风絮,刚刚晴了又下雨,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我忍不住回忆那次,娇美的她在初试单衣时的模样。我们曾一起在红窗前描绘绣品,画扇子上写诗。如今却是两地相隔,只有一床明月相伴。章台的何处,应该是为我而蹙损双眉。
注释:
- 愁春未醒:指春天的愁绪没有消散。
- 浓绿阴:指浓密的绿树形成的阴影。
- 新荷翠钿:新长出的荷花如翠色钿子般美丽。
- 梅子黄时:梅子成熟的季节。
- 玉人娇困:形容美人娇弱,困倦的样子。
- 章台:古代女子聚会的地方,这里指思念之处。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汾,宋代词人,以词风细腻著称,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
- 创作背景:该词作写于春夏之交,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丑奴儿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开篇的“愁春未醒”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淡淡的忧愁中,清和的天气却掩盖不了内心的愁苦。词中通过“浓绿阴中庭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燕语莺啼的声音更是增强了这种生动感。
随着词意的展开,作者回忆起与爱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那“初试单衣”的场景,描绘了美人娇嫩的身影,令人感到既温馨又惆怅。而“半床明月两天涯”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相思之苦,月亮虽明,但两人却相隔遥远,情感上的距离加深了对彼此的思恋。
整首词的情感深邃而真挚,既有对春天的感慨,也有对过往的留恋,展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是一幅感人至深的情感画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愁春未醒”:春天的愁苦尚未消散,暗示着内心的忧伤。
- “对浓绿阴中庭院”:描绘出一种安静的环境,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气息。
- “燕语莺啼”:鸟鸣声中透露出春的生机与欢快。
- “数点新荷翠钿”:新荷的美丽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才晴又雨”:春天气候多变,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忍记那回”:回忆起过去美好时光,情感愈加浓烈。
- “共携手红窗描绣”:表现了两人共同度过的温暖瞬间。
- “怎有如今,半床明月两天涯”:对比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寂,深刻表达了相思之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荷翠钿”,将荷花比作珠宝,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才晴又雨”,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燕子与黄莺的声音被赋予了情感,生动且富有情趣。
-
主题思想:整首词集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今孤独的对比,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爱情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词中却与愁苦相结合,形成对比。
- 燕子与黄莺:象征着春的生机,也反映了生活的欢快。
- 新荷:代表着青春与美好,带有希望的象征。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成为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愁春未醒”中的“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忧伤
- C. 平静
- 词中提到的“梅子黄时”是指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半床明月两天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思念
- C. 平淡
- “愁春未醒”中的“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比较潘汾的《丑奴儿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但潘汾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内心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两岸诗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