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11 12:52:36

静对书灯如豆。

一晌跳珠雨骤。

雨过嫩凉生,云破月来还又。

生受。

生受。

照得纸窗清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静对书灯如豆。一晌跳珠雨骤。雨过嫩凉生,云破月来还又。生受。生受。照得纸窗清透。

白话文翻译:

面对着微弱的书灯,静静思索。一会儿,外面雨点如珠般急促地落下。雨停后,微凉的空气随之而来,云层散开,明月重新升起。感叹无常,感叹无常。明亮的月光透过纸窗,映照得格外清晰。

注释:

  • 如豆:形容灯光微弱,如同豆子般小。
  • 一晌:短暂的时间,形容片刻。
  • 跳珠:如珠子般跳跃,形容雨落下的急促。
  • 嫩凉生:指雨后空气变得清新而微凉。
  • 云破月来:云层散开,月光重新显现。
  • 生受:表达感慨和无奈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桂珊(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以精致细腻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情境,融入深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时期。诗人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况桂珊的一首精致词作,展现了诗人灵动的观察力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开篇“静对书灯如豆”,便给人一种宁静而微弱的氛围,书灯象征着知识和思索,暗示着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自我反省与思考。接着“跳珠雨骤”描绘了雨水急促而落的场景,充满动感,形成了与前面静谧的对比,仿佛在突显生活的无常与变化。

随着雨水的停止,诗人感受到“嫩凉生”,这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心境的清新。此时,云层散开,明月再现,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重现。“生受”这一感叹,既表达了对无常的无奈,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照得纸窗清透”则以月光透过窗纸之景,表现出一种清澈透明的心境,恰如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省。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和谐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静对书灯如豆:静静对着微弱的书灯,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暗示思考的状态。
  2. 一晌跳珠雨骤:短暂的时间内,雨水急促如珠,展现了自然的瞬息万变。
  3. 雨过嫩凉生:雨停后空气清新,带来凉意,象征着新生与变化。
  4. 云破月来还又:云散开后,月光再次出现,体现出希望与循环的主题。
  5. 生受。生受。: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无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慨。
  6. 照得纸窗清透:月光透过窗纸,象征着明亮的未来与内心的清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豆的灯光比喻微弱的状态,形象生动。
  • 拟人:将雨水比作跳珠,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明月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灯:象征知识与思考。
  • :象征变化与生命的滋养。
  • 月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 纸窗:象征内心的透明与明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静对书灯如豆”意思是: A. 书灯很亮 B. 书灯很微弱 C. 书灯很大 D. 书灯很小

  2. “云破月来”所表达的主要意象是: A. 云层厚重 B. 月亮消失 C. 希望与光明的重现 D. 暴风雨的来临

  3. 诗中“生受”表达的是: A. 快乐的感叹 B. 对无常的感慨 C. 对生死的思考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如梦令”的形式表达了女性的柔情与对生活的感慨,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光引发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的魅力:从李清照到现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