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其四》

时间: 2025-01-11 15:44:14

聚则铁锥在袖,散则墨腾千亩。

擅者或能之,在我一痕难走。

唯有,唯有,篆我额中三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聚则铁锥在袖,散则墨腾千亩。
擅者或能之,在我一痕难走。
唯有,唯有,篆我额中三皱。

白话文翻译:

当我聚在一起时,感觉像是藏着铁锥在袖中;而一旦散开,仿佛墨水可以腾飞到千亩的田野。擅长的人或许能够做到,但我却难以留下痕迹。唯有,唯有,铭刻在我额头上的三道皱纹。

注释:

  • 铁锥:比喻坚硬的事物,象征着力量或武器。
  • 墨腾千亩:指书法或绘画的才华,墨水可以运用到广阔的天地。
  • 擅者:指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 一痕难走:暗示自己无法留下印记或成就。
  • :古代的一种文字,象征着铭记或印刻。

典故解析:

“篆我额中三皱”中的“三皱”可能是指智慧、经验或岁月的印记,体现了面对世事的沧桑与无奈。额头的皱纹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智慧与历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以其独特的抒情风格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著称。其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性的探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现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与外界环境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对艺术与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现代诗,它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感。诗中“聚则铁锥在袖”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内心的紧张和力量的积蓄。而“散则墨腾千亩”则展现了艺术的广阔与自由,似乎在表达一种希望与理想。诗人自谦地提到“擅者或能之”,显示出对他人才能的敬仰,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感叹自己的成就难以留下痕迹。最后的“唯有,唯有,篆我额中三皱”则是对时间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活历练的认同与接受。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展示了现代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考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聚则铁锥在袖”:描绘了在某种力量的聚合状态下,内心的紧张与压抑。
    • 第二联“散则墨腾千亩”:相较于第一联,转而描绘一种自由的状态,强调艺术与创造力的广阔。
    • 第三联“擅者或能之”:表明诗人对他人才能的敬佩,表现出一种谦逊。
    • 结尾“唯有,唯有,篆我额中三皱”:强调人生经历的深刻,体现出对智慧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铁锥”和“墨”,分别象征内心的压抑与艺术的自由。
    • 对仗: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重复:通过“唯有”的重复,突显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与隐喻,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与价值,表达了对自我局限的反思与对智慧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铁锥:象征力量与压制。
  • :象征艺术与创造力。
  • 额中三皱:象征智慧与经历,反映人生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聚则铁锥在袖”意为: A. 充满力量
    B. 内心压抑
    C. 自由自在
    D. 富有成就

  2. “墨腾千亩”中的“墨”主要象征: A. 书法
    B. 诗歌
    C. 艺术
    D. 悲伤

  3. 诗中对“擅者”的态度是: A. 自豪
    B. 赞美
    C. 讽刺
    D. 不屑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
  • 杜甫的《春望》:展现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卢青山《如梦令 其四》的对比:
    • 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而卢青山则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艺术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赏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当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