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二》

时间: 2025-02-04 15:39:21

运平后亲之俗。

时乱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驱象。

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

还吹入律之风。

钱则都内贯朽。

仓则常平粟红。

火中乃寒乃暑。

年和一风一雨。

听钟磬念封疆。

闻笙竽思蓄聚。

瑶琨筱簜既从。

怪石铅松即序。

长乐善马成廐。

水衡黄金为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运平后亲之俗。
时乱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驱象。
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
还吹入律之风。
钱则都内贯朽。
仓则常平粟红。
火中乃寒乃暑。
年和一风一雨。
听钟磬念封疆。
闻笙竽思蓄聚。
瑶琨筱簜既从。
怪石铅松即序。
长乐善马成廐。
水衡黄金为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在社会动荡后,亲情关系变得疏远的现象。它提到在动乱的时代,英雄豪杰往往被忽视。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如过桂林驱赶大象,渡过弱水承载鸿雁。随着音乐的升起,气氛也随之变化,钱财在城市中失去了价值,仓库里的粮食也变得稀缺。火中既有寒冷也有炎热,四季和谐地交替着风雨。钟声和磬音响起,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边疆的安宁,而笙与竽的音乐则唤起对聚会的思考。瑶琨与筱簜的美丽相伴,奇石与铅松的景致也相得益彰。长乐的善马在马厩中安稳,水衡与黄金也成为了治政的象征。

注释

字词注释

  • 运平:指政治局势平稳,社会安定。
  • 亲之俗:亲情关系的风俗。
  • :越过。
  • 济弱水:渡过弱水(传说中的河流,象征艰难的旅程)。
  • 干吕之气:指音乐的气息。
  • 钱则都内贯朽:指城市中的财富失去价值。
  • 仓则常平粟红:指粮仓中的粮食供给平衡,颜色鲜红。

典故解析

  • 桂林: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区,象征美丽的自然。
  • 弱水:古代传说中的河流,象征艰难险阻。
  • 瑶琨筱簜:象征美好、珍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字仲翔,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骈文著称,作品风格华美,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乱、战乱频发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社会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写社会变迁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开头部分,诗人提到“运平后亲之俗”,引入了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暗示在政治动荡中,亲情与友情往往变得疏远。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观,如“踰桂林而驱象”,“济弱水而承鸿”,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还隐喻着人们在动荡生活中追求安宁的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音乐元素的引入,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比如“听钟磬念封疆”,通过音乐的声音传达出对家国安宁的期望。而“瑶琨筱簜既从”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融合了自然、社会与人情的多重层面,展现了庾信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运平后亲之俗:政治安定后,亲情关系恢复。
  2. 时乱先疎之雄:动乱时期,英雄被冷落。
  3. 踰桂林而驱象:过桂林,象征美丽的自然。
  4. 济弱水而承鸿:渡过艰难的河流,承载希望。
  5. 既浮干吕之气:音乐的气息弥漫开来。
  6. 还吹入律之风:音乐的和谐之声。
  7. 钱则都内贯朽:财富失去价值。
  8. 仓则常平粟红:粮仓供给平衡,象征安定。
  9. 火中乃寒乃暑:火焰中同时存在寒热。
  10. 年和一风一雨:四季和谐,象征自然规律。
  11. 听钟磬念封疆:音乐声中思念家国。
  12. 闻笙竽思蓄聚:音乐让人想起聚会的时光。
  13. 瑶琨筱簜既从:美好珍贵的事物相伴而生。
  14. 怪石铅松即序:自然景观的奇特与和谐。
  15. 长乐善马成廐:马厩中善马安稳。
  16. 水衡黄金为府:象征治政的原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大象”象征庞大力量。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美的韵律。
  • 意象:自然与社会的结合,表现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好与安宁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林:象征美丽与理想。
  • 弱水:象征艰难与挑战。
  • 钟磬:象征宁静的生活。
  • 瑶琨筱簜:象征珍贵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自然
    • B. 艰难的旅程
    • C. 和谐的生活
    • 答案:B
  2. 诗人通过“听钟磬念封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财富的渴望
    • B. 对家国安宁的思念
    • C. 对亲情的疏远
    • 答案:B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拟人
    • B. 对仗、排比
    • C. 比喻、对仗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将进酒》
  2.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庾信《周五声调曲》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庾信更侧重于社会动荡的影响,而李白则强调对人生短暂的享受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庾信集》
  2. 《南北朝诗歌选》
  3.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