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8 22:07:11

秋光丽晚天,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高荷没钓船。

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酒,栖乌送一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光丽晚天,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高荷没钓船。
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酒,栖乌送一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晚景,夕阳洒在大地上,轻舟在水面上悠然漂浮。密密的菱角遮挡了水鸟的洗浴,高耸的荷花淹没了钓鱼的船只。碎珠般的露水缠绕着凋零的菊花,残留的丝线缠绕着折断的莲花。落花催促人们饮酒,栖息的小乌鸦送走了一首曲子。

注释:

  • 鹢舸:鹢船,轻便的小船,用于水上活动。
  • 密菱:密集的菱角,形容生长茂盛。
  • 高荷:高耸的荷花,常象征高洁。
  • 碎珠:形容露水或花瓣,像碎珠一样的晶莹剔透。
  • 斗酒:指聚会饮酒,常用于描绘欢聚的场景。
  • 栖乌:栖息的小乌鸦,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庾信游览昆明池时,受到秋季美景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晚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幽远的意境。开头的“秋光丽晚天”便勾勒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秋日黄昏,光晕洒在湖面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接下来,诗人通过“鹢舸泛中川”的描写,展现出水面上轻舟荡漾的悠闲景象,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惬意。

“密菱障浴鸟,高荷没钓船”一句则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菱角与荷花的繁茂,仿佛在展现着生机勃勃的秋季景象。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渗透出一种隐隐的孤独感,象征着人和自然之间的疏离。

后面的“落花催斗酒,栖乌送一弦”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落花的凋零催促着人们饮酒,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而栖息的小乌鸦则像是告别的信使,寄托了对过往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庾信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是一首集美与哲思于一体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光丽晚天:描绘了秋天的晚霞,光辉灿烂,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鹢舸泛中川:小船在水中轻轻荡漾,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情态。
    • 密菱障浴鸟:茂密的菱角遮挡了水鸟的活动,暗示着自然的繁荣。
    • 高荷没钓船:高大的荷花淹没了钓鱼的船,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碎珠萦断菊:露水在菊花上闪烁,表现出秋天的清新与脆弱。
    • 残丝绕折莲:残留的丝线缠绕着折断的莲花,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落花催斗酒:落花的景象引发了饮酒的冲动,暗示生活的短暂与珍惜。
    • 栖乌送一弦:小乌鸦的栖息送走了一曲,传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作“碎珠”,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落花催斗酒”赋予花朵以情感,增强表现力。
    • 对仗:如“密菱障浴鸟,高荷没钓船”,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秋天的美丽景色,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秋光:象征着生命的成熟与即将逝去的美好。
  • 鹢舸:象征着自由与悠闲的生活态度。
  • 菱、荷: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繁荣,生机盎然。
  • 落花: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栖乌:象征着告别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密菱”所指的是: A. 一种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船
    D. 一种花

  3. 诗中提到的“栖乌”主要象征: A. 自由
    B. 怀念与告别
    C. 繁荣
    D. 宁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与庾信的作品,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更侧重于描写壮丽的山河与个人的豪情,庾信则着重于细腻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庾信诗词选》
  • 《南北朝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