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
时间: 2025-01-27 03:21: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
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
其面虽可热,其心长自寒。
匣中取明镜,披图自照看。
幸无侵饿理,差有犯兵栏。
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
代郡蓬初转,辽阳桑欲乾。
秋云粉絮结,白露水银团。
一思探禹穴,无用鏖皋兰。
白话文翻译
即使面对死亡也可以忍耐,面对耻辱又何必宽容呢?
古人持有这样的性情,所以才会感到不安。
脸上虽然可以热情,心中却常常冰冷。
从匣中取出明镜,展开画卷自我照看。
幸好没有遭遇饥饿的侵扰,稍微有些兵戈的烦恼。
身披节令,时常传递消息,坐在亭子里却不骑马。
代郡的蓬草刚开始变黄,辽阳的桑树也快要干枯。
秋天的云像粉絮般缠绕,白露如水银一般团团聚集。
一想到探寻禹的水源,便觉得争斗于皋兰山是无用的。
注释
- 在死犹可忍:面对死亡仍然可以忍耐。
- 为辱岂不宽:面对耻辱又何必容忍。
- 古人持此性:古人持有这样的性情。
- 匣中取明镜:取出明镜自我反省。
- 幸无侵饿理:幸好没有遭遇饥饿的侵扰。
- 拥节时驱传:身披节令,时常传递信息。
- 代郡蓬初转:代郡的蓬草刚开始变黄。
- 秋云粉絮结:秋天的云像粉絮般缠绕。
- 一思探禹穴:一想到探寻禹的水源。
典故解析
- 禹穴:指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象征着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
- 皋兰:指的是古地名,常用来比喻艰苦的环境和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581年),字君毅,号紫云,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庾信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情感丰富,技艺精湛,表现出对人生、历史、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是庾信在经历政治动荡和个人困境时写的,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内心挣扎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内心的挣扎而引人深思。诗人通过对“死”和“辱”的思考,探讨了人类在困境中的忍耐和抗争。开头两句就直入主题,强调即使面对死亡也可以忍耐,但面对耻辱却难以宽容,这一对比引起读者对人性深层次的反思。
接着,诗人通过古人的性情,表达了内心的不安,暗示着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与无奈。随后,诗人用“明镜”自照,象征着自省与内心的剖析,显示出他对自身情感和处境的清醒认知。
后续的描写通过自然景象,如“秋云粉絮结”和“白露水银团”,显示了一种浓厚的忧愁与凄凉,仿佛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同时,借助对“禹穴”的思考,传达出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却又感到无力与无用,增强了整首诗的悲剧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深邃,展现了庾信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在死犹可忍:强调面对生死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勇气。
- 为辱岂不宽:质疑人对耻辱的忍耐,反映出对尊严的重视。
- 古人持此性:提及古人,反映出对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与思考。
- 其面虽可热:表面上热情似火,但内心却冷漠。
- 匣中取明镜:自我反省,象征对内心真实状况的探索。
- 幸无侵饿理:感慨生活的艰难,却也有幸未遭饥饿之苦。
- 拥节时驱传:忙于传递消息,反映出诗人身处动荡之中。
- 乘亭不据鞍:象征着行路无定,内心的迷惘与不安。
- 代郡蓬初转: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辽阳桑欲乾:描绘乡土的萧条,象征着失去的希望。
- 秋云粉絮结:用秋云的形象传达孤独与忧伤。
- 白露水银团:白露的描写,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一思探禹穴:追求理想,但发现无用,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云粉絮结”,将云比作粉絮,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情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耻辱、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出深刻的忧郁与无奈,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镜:象征自省与真实。
- 蓬: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桑:代表故土的失落与希望的枯竭。
- 秋云:传达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 白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死
B. 忍耐与耻辱
C. 自然景象
D. 乡愁 -
“匣中取明镜”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自省
C. 绝望
D. 忍耐 -
诗中提及的“禹穴”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目标
B. 生活的苦难
C. 家乡的思念
D. 个人的挣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庾信的忧伤情感相似。
- 《登高》:杜甫的诗,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历史的沧桑。
诗词对比
- 庾信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以深厚的情感与社会现实为主题,庾信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自省,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苦难与个人的困境。
参考资料
- 《庾信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选读与评论》
- 《南北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