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应令咏舞诗
王训 〔南北朝〕
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
倾腰逐韵管,敛色听张弦。
袖轻风吻入,钗重步难前。
笑态千金动,衣香十里传。
将持比飞燕,定当谁可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舞者的绝世美丽和舞姿的优雅。她的新妆打扮是无与伦比的,舞蹈的姿态如同仙女一般。她的腰肢随音乐轻轻摇摆,神情凝重而专注,仿佛在聆听乐器的演奏。轻盈的衣袖随风飘动,头上的钗子却因行动而沉重,令她走动变得艰难。她的笑容动人心魄,衣服散发的香气传遍十里之外。若将她比作飞燕,世间又有谁能对她心生怜惜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妆:新装扮,指的是舞者的妆容和服饰。
- 绝世:无与伦比,极为美丽。
- 妙舞:精妙的舞蹈。
- 倾腰:形容舞者的姿态,柔美而优雅。
- 逐韵管:随着乐器的音韵而舞动。
- 敛色:收敛神色,专心倾听。
- 钗重:头上的钗子沉重,象征着舞者的负担。
- 千金动:形容笑容的动人程度,千金形容珍贵。
- 衣香:衣服散发的香气。
- 飞燕:比喻轻盈美丽的舞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飞燕”常常用来形容轻盈、优雅的舞姿,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女性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训,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风花雪月,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文化艺术虽然受到压制,但同时也在这种环境中寻求精神的寄托。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时受到重视,成为表达情感与美的方式之一。
诗歌鉴赏
《应令咏舞诗》是一首充满了美感与动态的诗歌,通过对舞者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的优雅与魅力。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生动而富有诗意。开头两句通过“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直接点明了舞者的美丽与舞艺的高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舞者的动作细致描绘她的舞姿,体现出她在音乐中随之起舞的洒脱与优雅。诗人通过“袖轻风吻入,钗重步难前”的对比,巧妙地揭示出舞者在美丽背后所承受的压力与艰难,这种矛盾感使得诗歌更为深刻而动人。
此外,最后两句通过“将持比飞燕,定当谁可怜”提到舞者如同飞燕般轻盈,但又以“谁可怜”留有余韵,令人思考美丽背后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体现了王训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妆本绝世:舞者的妆容是无与伦比的,强调她的美丽。
- 妙舞亦如仙:舞姿如同仙女般轻盈优雅,增强了她的神秘感。
- 倾腰逐韵管:形象地描绘了她随着乐器的旋律优雅舞动的姿态。
- 敛色听张弦:专注地聆听乐声,展示了她对舞蹈的投入。
- 袖轻风吻入:衣袖轻盈,随风而动,表现出舞者的灵动。
- 钗重步难前:钗子的沉重使得舞者的行动变得困难,暗示了她的负担。
- 笑态千金动:她的笑容动人心魄,价值千金,强调了女性的魅力。
- 衣香十里传:衣服的香气远传,象征着她的吸引力。
- 将持比飞燕:将她比作轻盈的飞燕,突显她的优雅。
- 定当谁可怜:最后提出疑问,暗示美丽背后的孤独,令人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比作仙女与飞燕,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 对仗:如“袖轻风吻入,钗重步难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风吻入”,使得自然元素与舞者产生互动,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舞者的美丽与优雅似乎掩盖了她内心的孤独与艰辛,诗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女性处境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妆:象征美丽与青春。
- 妙舞:舞蹈的优雅与灵动。
- 风:象征自由与轻盈。
- 钗:象征女性身份与负担。
- 衣香:象征吸引力与魅力。
- 飞燕:象征轻盈与美丽。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舞者的外在形象,也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多重面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舞者美丽的赞美
- B. 对音乐的描写
- C. 对社会的批判
- D. 对舞蹈的历史
-
“袖轻风吻入”的意思是什么?
- A. 袖子被风吹动
- B. 袖子很重
- C. 舞者很冷
- D. 舞者舞得很慢
-
“笑态千金动”中“千金”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舞者的衣服
- B. 舞者的笑容
- C. 舞者的舞姿
- D. 舞者的妆容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诗,常描绘女性的美与悲。
- 李白的《庐山谣》:以自然景色与人情结合,展现美的主题。
诗词对比:
- 王训的《应令咏舞诗》与李白的《将进酒》:
- 主题对比:前者关注女性的美与舞蹈,后者则以豪饮表达个性与情怀。
- 风格对比:王训细腻柔美,李白则豪放奔放,二者各有千秋,表现出不同的美学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华诗词大观》
- 《南北朝文学史》
- 《唐诗三百首》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