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题钱晓廷紫藤花画册》

时间: 2025-01-27 03:20:13

叶成围,枝挂粉,春老尚妍丽。

遮盖迥廊,风漏暖香腻。

怪他燕梦醒来,蝶魂寻到,都傍著、画檐飞起。

暮烟细。

人在璎珞中间,吟栏共谁倚。

架误秋千,红透绿阴里。

便教过了芳时,午帘消暑,还借得、一篷凉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题钱晓廷紫藤花画册
作者:黄燮清
叶成围,枝挂粉,春老尚妍丽。
遮盖迥廊,风漏暖香腻。
怪他燕梦醒来,蝶魂寻到,
都傍著画檐飞起。
暮烟细。
人在璎珞中间,吟栏共谁倚。
架误秋千,红透绿阴里。
便教过了芳时,午帘消暑,
还借得一篷凉翠。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紫藤花盛开,显得格外妍丽。花枝繁茂,香气四溢,令人心醉。燕子从梦中醒来,蝴蝶也随着花香飞舞,仿佛在画檐下翩翩起舞。傍晚的烟雾轻轻飘散,人在这璎珞般的景致中,独自对着栏杆吟唱。秋千架似乎被误放在了缤纷的绿荫之中。即使芳华已逝,正午的帘子消散了炎暑,仍然借着花树的荫凉,感受着一丝惬意。

注释

  • 叶成围:形容树叶繁茂,像围墙一样。
  • 春老尚妍丽:春天已经过去,但仍然显得美丽动人。
  • 遮盖迥廊:指花枝覆盖在曲折的走廊上。
  • 怪他燕梦醒来:感叹燕子从梦中醒来,似乎花香吸引了它。
  • 暮烟细:傍晚的烟雾轻薄细腻。
  • 人在璎珞中间:人处在美丽的环境中,璎珞形容美丽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686-1766),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书法,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黄燮清的创作高峰期,他在此时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更加细腻,尤其是对春天花卉的描写,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以紫藤花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全诗通过对紫藤花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息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以“叶成围,枝挂粉”引入,生动地展现了紫藤花的繁茂,接着“春老尚妍丽”一句,虽已春去,却仍然感到春天的美丽,显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随后,诗人通过“怪他燕梦醒来,蝶魂寻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燕子和蝶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生动的气氛,也象征着生命的悠然与自由。接下来的“人在璎珞中间,吟栏共谁倚”则表现出诗人在这幅美丽画面中的孤独与思索,深化了情感的层次。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传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叶成围,枝挂粉:描绘紫藤花繁盛的景象,生动形象。
  2. 春老尚妍丽:春季虽然已过,鲜花依旧盛开,显示自然之美。
  3. 遮盖迥廊,风漏暖香腻:花香弥漫,温暖的春风透过走廊,令人陶醉。
  4. 怪他燕梦醒来,蝶魂寻到:燕子与蝴蝶的出现,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自由。
  5. 都傍著画檐飞起:它们在画檐下飞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6. 暮烟细:傍晚的烟雾轻柔,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7. 人在璎珞中间,吟栏共谁倚:诗人独自对着栏杆吟唱,抒发孤独的情感。
  8. 架误秋千,红透绿阴里:秋千被误放在绿荫中,似乎象征着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9. 便教过了芳时,午帘消暑:虽然芳华已逝,但仍然可以在树阴下感受到清凉与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璎珞”形容美丽的景色,增添诗意。
  • 拟人:燕子、蝴蝶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藤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燕子、蝴蝶: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璎珞:象征美丽与珍贵的事物。
  • 秋千:象征着童年的纯真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 A. 桃花
    • B. 紫藤花
    • C. 菊花
    • D. 牡丹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

    • A. 燕子和蝴蝶
    • B. 雪花和寒风
    • C. 秋叶和寒霜
    • D. 星星和月亮
  3. 诗中“人在璎珞中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悲伤
    • D.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抒发对春天的思念与感伤。
  • 杜甫《春望》: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黄燮清的《祝英台近》与李白的《庐山谣》都具有描绘自然美的特质,但前者更加细腻,后者则气势磅礴,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燮清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