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镜圆花发。空房故怨多。几年留织女。还应听渡河。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镜子照映着我的花发,空荡的房间里怨恨愈加深重。几年以来,我一直留在这里像织女一样,想必还能听到渡河的声音。
注释:
- 明镜:比喻清澈明亮的镜子,象征着女子的美貌和青春。
- 圆花发:形容女子的发型,可能是用花饰装点的发髻。
- 空房:指孤独的房间,反映出内心的寂寞与怨恨。
- 织女:典出《牛郎织女》的传说,织女象征着离愁别恨,寄托了对爱情的渴望。
- 渡河:暗指与外界的联系,或是对归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384年—约456年),字子山,号阮籍,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闺怨诗》写于庾信身处南朝的一个寂寞的环境中,表达了女性在孤独中的思念与忧愁。诗中透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关注。
诗歌鉴赏:
《闺怨诗》以清新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寂寞房间中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明镜圆花发”意象生动,勾勒出女子的美丽与青春,镜子映照出她的容颜,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空房故怨多”则突显了她的孤独与苦闷,空荡的居所让怨恨和思念愈发沉重。
“几年留织女”一句,采用了神话中的织女形象,织女在天上织布,而她却被困在这空寂的房间,象征着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一句“还应听渡河”,传达了她对外界的期待,似乎在期盼着恋人的归来。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女性在孤独和思念中的复杂心理,融入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庾信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镜圆花发:展现女子的美丽,明亮的镜子映照出她的花发,暗示青春与美丽。
- 空房故怨多:孤独的房间中怨恨与思念愈加浓厚,表现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 几年留织女:采用织女的意象,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思念与追忆,时间的流逝更增添了伤感。
- 还应听渡河:表达对外界的期待,似乎在等待某种变化或重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镜比作女子的青春与美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象征:织女象征着离愁别恨,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女性在孤独中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反映了庾信对女性情感的敏锐捕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镜:象征清澈与美丽,暗示对青春的珍惜。
- 空房:孤独与寂寞的象征,反映内心的空虚。
- 织女:代表爱情与思念,体现了对幸福的向往。
- 渡河:象征着与外界的联系与期待,暗示希望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闺怨诗》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庾信
- C) 杜甫
-
诗中“空房故怨多”意指什么?
- A) 房间很大
- B) 孤独和怨恨
- C) 房间很小
-
“几年留织女”中的织女象征什么?
- A) 织布
- B) 离愁别恨
- C) 美丽
答案:
- B) 庾信
- B) 孤独和怨恨
- B) 离愁别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闺怨诗》则专注于爱情的孤独与渴望。
- 《长恨歌》:描写了爱情的悲剧,反映了对爱情的追求与失落,与《闺怨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庾信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南北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