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
时间: 2025-01-11 14:2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
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衰老与死亡的感慨。首句描绘了作者新洗的镜子和磨亮的镜面,映照出他白头苍苍的样子,感受到老年的逼近无可奈何。耳边频频听到故人的死讯,眼前却只见年轻人不断出现,显得更加刺眼。接着,作者用“塞鸿”和“江水”两个意象,表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最后,感叹衰老的容颜无法挽留,醉酒之后只能用悲歌来抒发内心的无奈与哀伤。
注释:
- 白头:指白发,象征衰老。
- 新洗镜新磨:指刚刚洗净和打磨的镜子,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容颜的意识。
- 老逼身来不奈何:老年逼近,感到无奈。
- 耳里频闻故人死:常常听到老朋友去世的消息。
- 塞鸿:指北方的鸿雁,寓意迁徙与变化。
- 因潮亦反波:江水因潮水而起伏变化,象征生命的曲折与不定。
- 衰颜留不得:衰老的容颜无法挽留。
- 醉来无计但悲歌:醉酒之后只能用悲歌来表达内心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民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创作背景:
《悲歌》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此时,白居易身处于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反思之中,因而产生了这首充满感伤的作品。
诗歌鉴赏:
《悲歌》以其沉重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诗中通过对镜子中自己苍老容颜的描写,表现出衰老的无奈与恐惧。白居易在耳边频听故人去世的消息,进一步加强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仿佛在提醒自己以及读者:生命是多么短暂而脆弱。诗中通过“塞鸿遇暖犹回翅”和“江水因潮亦反波”的意象,表现了生命的变化与不定,仿佛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悲哀总是无法避免。
最后,诗人以“醉来无计但悲歌”作结,表明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无力感。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中,悲伤仍旧如影随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生命反思,展现了人类面对时间流逝时的脆弱与无助,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头新洗镜新磨:诗人自照镜子,发现自己白发苍苍,感到年华已逝。
- 老逼身来不奈何:老年如影随形,诗人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
- 耳里频闻故人死:时常听到老朋友相继去世,增加了诗人的伤感。
- 眼前唯觉少年多:面对年轻人的朝气蓬勃,衰老显得格外刺眼。
- 塞鸿遇暖犹回翅:即使在温暖的季节,鸿雁依然需要迁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江水因潮亦反波:江水的波澜起伏,暗喻人生的起伏无常。
- 独有衰颜留不得:衰老的容颜无法挽留,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醉来无计但悲歌:醉酒后只能以悲歌抒发内心的痛苦,展现了无力反抗命运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与江水、鸿雁作比,生动形象地表现无常。
- 拟人:江水因潮而波动,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耳里频闻”“眼前唯觉”,增强韵律感,突出对比。
主题思想:
《悲歌》通过对衰老、死亡的感慨,表达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悲哀。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生命哲学,展现了对人性及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头:象征衰老与时间流逝。
- 镜子:反映自我认知与内心的真实。
- 塞鸿:象征生命的迁徙与变化。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无常。
- 悲歌:表达对生命的感叹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塞鸿”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迁徙与变化
- C. 友谊
- D. 财富
- 填空题:诗人用“耳里频闻故人死”来表达对__的感慨。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白头”是指作者的年轻时期。(对/错)
答案:
- B
- 生命无常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
- 白居易的《悲歌》更侧重于个人对衰老的感慨,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动荡带来的个人苦痛。两者都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全集》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