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上作》

时间: 2025-01-11 14:12:34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有一座高达百尺的楼,楼前通向千里远的道路。
我凭高望远,心中感到舒畅自在。
驿路上行人匆匆,关口的士兵也显得草率。
如今多事的时代,更显得闲人更为自在。
我年已过四十,退隐并不是太早的选择。
从今往后我将拂去尘埃,归隐山林并不算老。

注释:

  • 江畔:江边。
  • 百尺楼:高达一百尺的楼,表现出楼的宏伟。
  • 千里道:千里宽广的道路,象征着远方的辽阔。
  • 凭高望平远: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情舒畅。
  • 驿路:古时驿站的道路,行人往来匆忙。
  • 草草:形容草率、不严谨。
  • 多事日:多事的时代,指社会动乱或动荡的时期。
  • 闲人好:形容在纷乱的时代中,闲适的人反而更好。
  • 不惑:四十岁,古人认为四十岁应当明白事理。
  • 拂尘衣:指去掉世俗的尘埃,表明归隐的决心。
  • 归山未为老:归隐山林并不代表年老,强调心态年轻。

典故解析:

“百尺楼”与“千里道”的意象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于高远理想的追求。古人常通过登高望远来抒发心志与情怀,而“驿路使憧憧”则反映了古代交通与人际往来的繁忙与匆促。在“多事日”中,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叹息世事无常,同时又在岁月的沉淀中寻找自我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而闻名,常涉及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态。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的归隐思想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诗歌鉴赏:

《望江楼上作》是一首展现白居易人生哲学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江边高楼的描写,表达了其对于生活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江畔百尺楼”不仅描绘出高楼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通过“凭高望平远”这一意象,传达了心灵的自由与舒畅。人们在纷杂的社会中难免感到迷惘,而诗人在“多事日”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中“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阶段的思考,四十岁并不是退隐的最佳时机,反而是更深刻理解生活的时刻。最后,诗人以“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结束,传达出一种不惧年华、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畔百尺楼: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抱负。
  2. 楼前千里道:展现开阔的视野与未来的可能性。
  3. 凭高望平远:强调从高处俯瞰,心胸开阔。
  4. 亦足舒怀抱:在这一开阔的视野中,心情得以舒展。
  5. 驿路使憧憧:形容人们在时代洪流中奔波,反映出社会的复杂。
  6. 关防兵草草:描绘士兵的无奈与草率,暗示社会的不安定。
  7. 及兹多事日:在动荡的时代,孤独的人反而显得更为自在。
  8. 尤觉闲人好:闲适的生活在复杂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9. 我年过不惑:反思自己的人生阶段,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10. 休退诚非早:表达对继续追求的坚定信念。
  11. 从此拂尘衣:宣告归隐的决心,抛开世俗的羁绊。
  12. 归山未为老:强调内心的年轻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闲人好”与“多事日”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 比喻:高楼与广阔道路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拟人:将“驿路”和“关防兵”赋予人性,反映社会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白居易在面对世事纷扰时,选择用高远的视角来理解自身的处境,表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反思人生的意义,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江畔楼: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地,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千里道:代表着人生的道路,宽广而多变。
  • 驿路:暗示生活的忙碌与匆忙,反映社会的复杂性。
  • 闲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追求自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畔百尺楼”主要象征着什么? A. 高远的理想
    B. 生活的忙碌
    C. 历史的沉淀
    D. 个人的孤独

  2. 诗中提到的“多事日”是指什么样的时期? A. 太平盛世
    B. 战乱纷争
    C. 人心浮动
    D. 经济繁荣

  3. 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归隐心态?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D. 对家庭的责任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望江楼上作》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高远的追求,但更加强调了时代的悲苦与个人的无奈。二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白居易更倾向于乐观与向往,而杜甫则显得沉重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