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惠山杂诗三首 其一
作者: 马世奇 〔明代〕
山中了山政,一榻亦华胥。
石涧鱼通道,篱亭鸟卜居。
树稀青嶂密,窗小白云疏。
犹酌歌招隐,翛然兴有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居的生活:山中有山,令人感到幽静,像是华胥的梦境;石涧里鱼儿畅游,篱笆旁的小亭子是鸟儿的栖息之所;树木稀疏中青色的山峦显得密集,窗户小巧,白云在空中悠然地飘荡;我依然在酒杯中酌饮,歌唱以招引隐者,心情轻松而愉悦。
注释:
- 华胥:指神话传说中的华胥氏,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地,象征着美好的理想生活。
- 石涧:指山中流动的溪流,常常在石缝间穿行。
- 卜居:指鸟儿在此处栖息,安家。
- 翛然:意为悠然自得、心情轻松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世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江南,善于山水诗的创作。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马世奇追求隐逸生活的时期,受到山水自然的启发,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他所描绘的环境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山水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开篇以“山中了山政”引出山中世界,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让人置身于梦境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而“石涧鱼通道,篱亭鸟卜居”则描绘了自然与生灵的和谐,鱼儿在溪流中自由游弋,鸟儿在篱笆旁安居,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面。
在后两句中,“树稀青嶂密,窗小白云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丽,窗外的白云飘荡,透出淡淡的闲适。而最后一句“犹酌歌招隐,翛然兴有余”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借酒抒怀,表达出一种对隐士生活的渴望与享受。
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与宁静的心灵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中了山政:山中有山,描绘了山的层次感,暗示着深藏于山中的隐秘与静谧。
- 一榻亦华胥:一张床就像华胥的梦,体现出诗人对梦幻般生活的向往。
- 石涧鱼通道:溪流与石头间鱼儿畅游,生动呈现自然界的活力。
- 篱亭鸟卜居:小亭子旁,鸟儿选择这里栖息,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树稀青嶂密:树木稀疏而青色山峦密集,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窗小白云疏:窗子小巧,白云在空中飘荡,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犹酌歌招隐:喝酒吟歌,以此来招引隐者,表达内心的渴望。
- 翛然兴有余:悠然自得,心中充满了愉悦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华胥的梦,增强诗歌的幻想色彩。
- 对仗:如“树稀青嶂密,窗小白云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逃避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高洁与隐逸,代表着诗人追求的理想生活。
- 鱼:代表自由与生机,反映出自然的活力。
- 鸟:象征着归属与安宁,表达了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胥”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神话中的理想国
C. 一种动物 -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渴望与向往
C. 否定与批评 -
“翛然兴有余”中的“翛然”意为:
A. 忧虑
B. 悠然自得
C. 迷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马世奇的诗更侧重于对具体环境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强调理想境界的追求。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但在意境的表达上,王维的诗更具禅意与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