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骑南巡正德年,
内家前队铁连钱。
白衣舞罢乘鸾去,
应有霓裳曲未传。
白话文翻译
在正德年间,万骑南巡,
内家的队伍中有铁铸的钱币。
白衣舞者结束舞蹈后乘鸾鸟离去,
应该还有霓裳羽衣的乐曲未曾传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骑:指众多的骑兵,象征盛大的场面。
- 南巡:指南方的巡游,可能是皇帝或贵族出游。
- 正德年:明朝正德皇帝的统治时期(1506-1521年)。
- 内家:可能指某个内廷或宫中。
- 铁连钱:指古代铸造的钱币,象征财富。
- 白衣:指穿白衣的舞者,常与高雅、清丽的形象相关。
- 鸾: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和吉祥。
- 霓裳:指霓裳羽衣,出自《霓裳羽衣曲》,象征美丽的舞蹈。
典故解析
“霓裳羽衣”出自唐朝的《霓裳羽衣曲》,是古代著名的舞曲,描述了华丽的舞姿与音乐。诗中提到的白衣舞者与霓裳羽衣的联系,暗示了舞蹈艺术的高雅与未被传承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世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展现出较高的文学造诣。马世奇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风情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德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代。诗人借用历史背景,描绘了南巡的盛况和舞者的优雅,表现了对当时社会风俗和艺术的关注。
诗歌鉴赏
《秦淮曲》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在明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全诗开头描绘了一个壮观的场景,万骑南巡,表现了当时盛大的庆典和繁华的景象。这里的“万骑”不仅仅是骑兵的数量,更象征着权力和富贵的象征。
接下来的“内家前队铁连钱”则把目光转向了财富与权力的结合。诗人用“铁连钱”来强调财富的稳固与不变,暗示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奢靡。
“白衣舞罢乘鸾去”描绘了舞者的倩影,舞者身着白衣,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舞罢之后乘鸾而去,展现了艺术的短暂与珍贵,似乎在感叹美好事物的迅速流逝。
最后一句“应有霓裳曲未传”则深刻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与遗憾,诗人感到即使有华美的舞蹈与音乐,但却未能流传下来,令人感到惋惜。这种情感在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表达了对事物变化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华与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骑南巡正德年: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场面,正德年间的南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盛况。
- 内家前队铁连钱:将富贵与权力的象征物“铁连钱”与内阁的队伍结合,展现了内廷的奢华。
- 白衣舞罢乘鸾去:舞者的离去象征着美好瞬间的消逝,白衣象征纯洁,鸾鸟则象征高贵。
- 应有霓裳曲未传:表达了对美好艺术未能传承的遗憾,表现出对文化的关注。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和表现力。比如“白衣舞罢”与“乘鸾去”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而“霓裳”作为比喻,提升了舞蹈的华美形象。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围绕着繁华与短暂、艺术与遗憾的对比展开。诗人通过描绘盛大的场景与优雅的舞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短暂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对艺术传承的期待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骑:象征豪华与权力,展现了明代的繁荣。
- 白衣:象征舞者的纯洁与高雅。
- 鸾:象征高贵与美丽,代表着艺术的理想。
- 霓裳:象征华美的舞蹈,暗示着文化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万骑”指的是什么? A. 众多的骑兵
B. 诗人的朋友
C. 一种动物 -
“白衣舞罢乘鸾去”中的“鸾”象征什么? A. 普通的鸟
B. 高贵与吉祥
C. 舞蹈的结束 -
诗中提到的“霓裳羽衣”与哪个朝代相关?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霓裳羽衣曲》(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与《秦淮曲》均描绘了历史与艺术的结合,但前者更为沉重,侧重历史的沧桑,而《秦淮曲》则在繁华中流露出对艺术的向往与遗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历史时刻的独特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