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乡》

时间: 2025-01-11 08:10:27

古城湮旧迹,遗恨寄沧桑。

蛙部留荒苑,萤灯剩野塘。

箫来吹市散,梅尽教村凉。

犹见溪山外,寒鸦戍夕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城湮旧迹,遗恨寄沧桑。
蛙部留荒苑,萤灯剩野塘。
箫来吹市散,梅尽教村凉。
犹见溪山外,寒鸦戍夕阳。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城池已被遗忘,往日的痕迹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对沧桑岁月的遗憾。蛙声依旧在荒芜的园子中回荡,萤火虫的灯光照耀着荒凉的池塘。箫声传来,市集的人群渐渐散去,梅花凋零让村庄变得更加清冷。远处的溪山之外,仍能看到寒鸦在夕阳下守望。

注释:

  • :隐没,消失。
  • 遗恨:留下的遗憾。
  • 蛙部:蛙声。
  • 萤灯:萤火虫的光。
  • :一种吹奏乐器,常用于抒情。
  • :守卫,表示寒鸦在夕阳下的守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寒鸦戍夕阳”,可以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孤独与守望结合,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世奇,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描绘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马世奇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泰伯乡》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城遗迹的描绘,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叹息。开篇的“古城湮旧迹”,一语道出古老城市的消逝,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无情。接着,诗中描绘了蛙声与萤火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荒凉的氛围,仿佛在提醒读者: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

“箫来吹市散”一句,意象生动,描绘出市集的热闹渐渐散去,象征着人与事物的变化无常。而“梅尽教村凉”则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清冷,梅花的凋零不仅意味着季节的变换,更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一句“犹见溪山外,寒鸦戍夕阳”以寒鸦作为结尾,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静谧与惆怅,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城湮旧迹:古老的城市已消失,留下的只是历史的痕迹。
  • 遗恨寄沧桑:对往昔的遗憾寄托于沧桑的岁月中。
  • 蛙部留荒苑:蛙声依旧回荡在荒废的园子里。
  • 萤灯剩野塘:萤火虫的微光照亮了荒凉的池塘。
  • 箫来吹市散:箫声传来,热闹的市集渐渐散去。
  • 梅尽教村凉:梅花凋零让村庄笼罩在一片清冷中。
  • 犹见溪山外:远处的溪山依然可见。
  • 寒鸦戍夕阳:寒鸦在夕阳下守望,象征着孤独与守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蛙声”、“萤灯”比喻了生命的生息与消逝。
  • 拟人:将“寒鸦”赋予了守望的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中多个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城:象征着历史与记忆。
  • 蛙声:代表生命的存在,亦可暗示孤独。
  • 萤灯:象征希望与温暖,即使在荒凉之地。
  • 箫声:表达了人与事物的变化。
  • 梅花:象征凋零与生命的脆弱。
  • 寒鸦:象征孤独与守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城湮旧迹”中的“湮”是什么意思?

    • A. 繁华
    • B. 消失
    • C. 留存
    • D. 建造
  2. “梅尽教村凉”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
    • B. 冷清
    • C. 热闹
    • D. 舒适
  3. “寒鸦戍夕阳”中的“戍”可以理解为:

    • A. 游玩
    • B. 守护
    • C. 飞翔
    • D. 休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关怀,但更加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和家庭的温暖。对比马世奇的《泰伯乡》,后者更倾向于对时光和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