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时间: 2025-01-10 22:19:34

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

云卧临峄阳,山行穷日观。

少年词赋皆可听,秀眉白面风清泠。

身上未曾染名利,

口中犹未知膻腥。

今日还山意无极,岂辞世路多相识。

归见莱芜九十翁,为论别后长相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君为东蒙客,往来东蒙畔。
云卧临峄阳,山行穷日观。
少年词赋皆可听,秀眉白面风清泠。
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
今日还山意无极,岂辞世路多相识。
归见莱芜九十翁,为论别后长相忆。

白话文翻译

你是来自东蒙的客人,频繁往返于东蒙的边界。
在云朵下安卧,眺望临峄的阳光。
在山中行走,直到夕阳西下的景观。
年轻时的才华和文章都能倾听,
你那秀丽的眉眼和清爽的风范。
身上从未沾染名利,口中仍然不曾闻到腥膻。
今天返山的心意无尽无穷,怎会在意世间的相识?
归去见到莱芜的九十岁老人,
共谈离别后的长久思念。

注释

  • 东蒙:指的是今天的山东一带,古代也有称为东蒙的地方。
  • 云卧:指在云的庇护下安卧,形容田园生活的悠闲。
  • 峄阳:峄山的阳光,象征着自然的美丽景色。
  • 膻腥:指的是肉类的气味,诗中用以表达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泊。
  • 莱芜九十翁:指的是一位年长的智者,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师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适,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03年,卒于公元765年,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作品多描绘边塞生活,抒发壮志豪情,风格豪放,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高适与朋友郭处士分别之际,郭处士将前往莱芜,诗中表达了对好友的祝福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郭处士的送别,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以“君为东蒙客”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鲜活的场景中,东蒙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生动,既有“云卧临峄阳”的闲适,又有“山行穷日观”的壮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的“少年词赋皆可听”表达了对年轻才俊的欣赏和期待,而“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则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蔑视,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和对纯真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今日还山意无极,岂辞世路多相识”,则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坚定意愿,表达了对友人重聚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表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激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为东蒙客:称呼友人为东蒙的客人,强调其身份。
  • 往来东蒙畔:描绘友人频繁往返于此地的情形。
  • 云卧临峄阳:描绘闲适的生活状态,在自然中享受阳光。
  • 山行穷日观:表达了在山中行走直到日落的景象,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
  • 少年词赋皆可听:赞美友人的才华,期待能分享更多的文学。
  • 秀眉白面风清泠:描写友人的外貌,传达出清新脱俗的气质。
  • 身上未曾染名利:表明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 口中犹未知膻腥:进一步强调对世俗气息的厌恶。
  • 今日还山意无极:表达了归隐的强烈愿望。
  • 岂辞世路多相识:说明不在意世俗的繁杂交往。
  • 归见莱芜九十翁:期待与莱芜的长者再聚。
  • 为论别后长相忆: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以“云卧”比拟悠闲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犹未知膻腥”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意无极”,强调归隐的心境无边无际。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渴望自由闲适的生活,强调对名利的超然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蒙: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结合之地,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
  • 云卧:代表着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
  • 峄阳: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光明,寄托着诗人的理想。
  • 莱芜九十翁:作为智慧和长寿的象征,代表着友谊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蒙”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山东
    • B. 河南
    • C. 河北
    • D. 山西
  2.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求
    • B. 轻蔑超然
    • C. 忽视不计
    • D. 依赖于此
  3. “今日还山意无极”中的“无极”意指:

    • A. 无尽无穷
    • B. 有限的
    • C. 明确的
    • D. 短暂的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高适与王之涣的作品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高适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之涣则更倾向于展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