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漕生辰》

时间: 2025-02-04 15:37:31

梦断熊罴夜,祥呈馈鲤初。

固应贤有后,谁谓庆无余。

为国家相似,忧民子不如。

符分四郡虎,金佩十年鱼。

未补三公衮,聊分八使车。

权衡公选格,陵阜富军储。

阀阅名犹在,朝廷席已虚。

称觞勤祝颂,二十考中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断熊罴夜,祥呈馈鲤初。
固应贤有后,谁谓庆无余。
为国家相似,忧民子不如。
符分四郡虎,金佩十年鱼。
未补三公衮,聊分八使车。
权衡公选格,陵阜富军储。
阀阅名犹在,朝廷席已虚。
称觞勤祝颂,二十考中书。

白话文翻译:

梦中断了在熊罴的夜晚,吉祥的鲤鱼首次送来。
我本应有贤良的后代,谁说庆典没有余地呢?
为了国家的利益,忧虑民众的子民更为重要。
符节分给四郡的虎,金佩象征着十年的丰收。
我未能得到三公的官职,暂且分些八使的车马。
权衡公正的选择标准,地势高的地方富有军队的储备。
门第的声望仍在,朝廷的席位却已经空虚。
举杯祝酒勤勉地祝颂,二十岁考中书的志向。

注释:

  • 梦断:梦境中断,象征着某种失落或觉醒。
  • 熊罴:指一种猛兽,常比喻危险或艰难的环境。
  • :鲤鱼,象征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 :有才能的。
  • 庆无余:庆典没有尽头,意味着成就和荣光。
  • 符分四郡虎:指授予地方官职的权力,四郡代表四个地区。
  • 金佩:象征地位和功勋的装饰品。
  • 三公:古代最高官职,指太师、太傅和太保。
  • 八使车:指八位使者的车辆,象征权力和地位。
  • 阀阅:指门第和声望。
  • 中书:古代文官的最高职务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细腻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国家兴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冯时行生辰之际,可能是他对自身过往和未来的反思,也表达了对国家及民众的关切,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和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石漕生辰》一诗,展现了冯时行对人生、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梦断熊罴夜”,既有梦醒的失落感,又暗含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接着,诗人借助鲤鱼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祝愿,虽有对自身地位的思考,但更显现出对国家与民众的关怀。

“为国家相似,忧民子不如”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人并不满足于个人的荣耀与成就,反而更在意国家的安危与民众的福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以符节与金佩的象征,描绘了官职的荣耀与责任,暗示自己对权力和位置的反思。

最后,诗中提到的“朝廷席已虚”更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表明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称觞勤祝颂”则是表达了对未来、对理想的坚定期望和祝愿,尽管现实残酷,内心仍然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个人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展现了冯时行作为士人应有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断熊罴夜:梦境断裂,暗示着失去希望和方向。
  2. 祥呈馈鲤初:吉祥的鲤鱼送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3. 固应贤有后:诗人期望有贤良之人接续自己。
  4. 谁谓庆无余:反问,强调庆典与成就的延续。
  5. 为国家相似:对国家的关注与忧虑。
  6. 忧民子不如:更关心民众的后代。
  7. 符分四郡虎:象征权力的分配。
  8. 金佩十年鱼:功勋的象征。
  9. 未补三公衮:对未能得到高位的遗憾。
  10. 聊分八使车:暂时的权力象征。
  11. 权衡公选格:讲求公正的标准。
  12. 陵阜富军储:高地的富饶与军队的储备。
  13. 阀阅名犹在:指门第的声望仍在。
  14. 朝廷席已虚:反映当时政治的空虚。
  15. 称觞勤祝颂:对未来的祝愿与希望。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排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梦断熊罴夜”与“祥呈馈鲤初”的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冯时行士人的责任感与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熊罴:象征艰难与危险的环境。
  • 鲤鱼:吉祥与希望的象征。
  • 符节: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金佩:荣耀与成就的象征。
  • 朝廷:权力中心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梦断熊罴夜”象征什么? A. 失落与危险
    B. 希望与光明
    C. 家庭与温暖
    答案:A

  2. 诗人在诗中对国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关心忧虑
    C. 自私自利
    答案:B

  3. “称觞勤祝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愤怒
    C. 祝愿与希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冯时行与杜甫:两者均表现了对国家与民众的关注,杜甫的诗更加直接,而冯时行则在隐喻中渗透情感。
  • 冯时行与苏轼:苏轼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而冯时行则更侧重于国家命运,体现出不同的士人理想。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冯时行生平与作品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