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德翁和县》

时间: 2025-01-27 03:19:57

山多豺虎水蛟鼋,万里归来只旧官。

莫问苍生待君起,须知白发见亲难。

高踪已逐飞鸿去,凡眼休将退鷁看。

得句惊人须寄我,时时要看老波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常德翁和县
冯时行

山多豺虎水蛟鼋,
万里归来只旧官。
莫问苍生待君起,
须知白发见亲难。
高踪已逐飞鸿去,
凡眼休将退鷁看。
得句惊人须寄我,
时时要看老波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豺狼和水里蛟龙的险恶,诗人感慨归来之路的艰辛与点滴的旧情。不要问老百姓何时盼望你归来,必须知道白发父母相见的难得。高远的身影已经随飞鸿而去,凡人的眼光不要再去追逐那些庸俗的事情。若有惊人的诗句,请寄给我,我时常希望能看到你那如老波澜般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豺虎:指山中的猛兽,象征危险与艰难的环境。
  • 蛟鼋:蛟龙和鼋(鳖),比喻水中险恶。
  • 苍生:老百姓,指普遍大众。
  • 白发见亲难:指与年老的父母见面变得愈加困难,表达对亲情的珍惜。
  • 高踪:高远的身影,指诗人追求理想的志向。
  • 飞鸿:指飞翔的鸿雁,象征远去的理想和追求。
  • 老波澜:指岁月如波澜起伏,形容生活的变迁。

典故解析:

  • 白发见亲:古代常以白发象征老年,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和对相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义山,号时行,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离别友人时,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浓郁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刻画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沉思与感悟。开篇以“山多豺虎水蛟鼋”描绘了大自然的险恶,反映出诗人对归途艰辛的感慨,接着通过“万里归来只旧官”点出人生的无奈,似乎在暗示世事变迁,归来却仍然是旧日的官职。中间的“莫问苍生待君起”写出对民众期待的无奈,显露出诗人对政治的关心和自身无力的心情。而“高踪已逐飞鸿去”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已远,感受到身世的渺小。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寄托,希望能够收到其惊人的诗句,表明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沉郁中透出一丝温情,流露出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期盼,平衡而又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多豺虎水蛟鼋:描绘自然环境的危险重重,暗示归途的艰难。
  • 万里归来只旧官:表达归来的失落与无奈,感叹人生的变迁。
  • 莫问苍生待君起:呼唤对社会民生的关心,强调个人的责任。
  • 须知白发见亲难:强调亲情的珍贵,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高踪已逐飞鸿去:表现理想与追求的遥远,感到无力追赶。
  • 凡眼休将退鷁看:告诫自己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困扰。
  • 得句惊人须寄我:期盼能收到友人的佳作,渴望文学的交流。
  • 时时要看老波澜:希望能见证生活的变化与深层次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豺虎”和“蛟鼋”比喻人生和社会的险恶与复杂。
  • 对仗:如“高踪已逐飞鸿去”对“凡眼休将退鷁看”,体现对立统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文学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豺虎:象征险恶与挑战。
  • 蛟鼋:暗示水中的危险。
  • 飞鸿:代表理想与追求。
  • 老波澜:象征岁月的变迁与人生的起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生”指的是谁? A. 诗人
    B. 老百姓
    C. 官员
    D. 亲人

  2. “高踪已逐飞鸿去”中的“飞鸿”象征什么? A. 亲情
    B. 远方的理想
    C. 归来的道路
    D. 老百姓

  3. 诗中提到的“须知白发见亲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B. 对外界的无所谓
    C. 对过往的怀念
    D. 对亲情的漠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冯时行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冯时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