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子应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27:37

送客江头水渐生,客愁无那亦相缨。

一离夔子真成别,欲过岑公且勿行。

小舞清歌元有兴,绿杨青草正关情。

背人归去春无赖,未害开怀斗酒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何子应二首
冯时行

送客江头水渐生,
客愁无那亦相缨。
一离夔子真成别,
欲过岑公且勿行。
小舞清歌元有兴,
绿杨青草正关情。
背人归去春无赖,
未害开怀斗酒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大意是:送别的朋友在江边,水渐渐上涨,我的忧愁如同这水一样无处发泄。离别之际,和夔子(朋友的名字)真是成了永别,想要去岑公那里,却又不忍离去。小舞和清歌本是有兴致的,绿杨和青草正好令我触动情感。我背对着人离去,春天的景色让人觉得无情,却丝毫没有影响我豪饮的心情。

注释

  • 江头:江边。
  • 客愁:客人的愁苦。
  • 夔子:古代诗人、音乐家,可能是朋友的代称。
  • 岑公:岑参,唐代诗人,此处可能指代某位朋友或寓意。
  • 小舞清歌:小曲轻歌,形容轻松愉快的歌舞。
  • 绿杨青草:春天的绿色植物,象征生机与情感。
  • 斗酒兵:豪饮的情景,表现无所顾忌的畅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冯,宋代诗人,生于晚唐,后世称其为“词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友人送别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冯时行与友人送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惆怅与不舍。诗中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何子应二首》是冯时行的一首送别诗,虽短小,却情感真挚,意象清新。诗的开头便以“江头水渐生”引入,水象征着流动与变迁,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愁苦。接着“客愁无那亦相缨”,通过愁苦的情绪交织,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

诗中提及“夔子”的离去,表明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而“欲过岑公且勿行”则流露出一种迟疑与不舍,体现了对友人深深的牵挂和留恋。接下来的“小舞清歌元有兴”,描绘了欢快的场景,与前面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最后两句“背人归去春无赖,未害开怀斗酒兵”,则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春天的无情,尽管离别令人心痛,但仍能以酒解忧,体现了冯时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这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离愁别绪,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客江头水渐生:送别的客人在江边,水逐渐上涨,暗示着离别的忧愁如水一般无止境。
  2. 客愁无那亦相缨:客人的愁苦无法表达,似乎无从解脱。
  3. 一离夔子真成别:和夔子的离别让人感到特别的痛苦,真心的告别。
  4. 欲过岑公且勿行:虽然想去找岑公,但却因为对友人的留念而止步。
  5. 小舞清歌元有兴:轻松愉快的舞蹈和歌唱原本是有兴致的。
  6. 绿杨青草正关情:春天的绿杨和青草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7. 背人归去春无赖:背对着朋友离去,春天似乎显得无情。
  8. 未害开怀斗酒兵:但这并没有影响我豪饮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客愁无那”与“小舞清歌”,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比喻:将水比作离别的愁苦,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情的珍重。通过对比愁苦与欢快,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既有悲伤也有欢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离别的无奈。
  • 春天:代表生命与希望,但也带来了离别的无情。
  • 绿杨青草:象征生机与情感的寄托,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李白
    • C. 冯时行
    • D. 杜甫
  2. “江头水渐生”中,水象征着什么?

    • A. 时间
    • B. 友谊
    • C. 离愁
    • D. 春天
  3. 诗中提到的“夔子”是谁的代称?

    • A. 朋友
    • B. 诗人
    • C. 亲人
    • D. 师傅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 王维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采用自然景物描写来衬托离愁,情感更加深沉;而冯时行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生活中的欢愉与忧伤的交织,显得更加轻松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冯时行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