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行》
时间: 2025-01-10 22:18: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歌行
作者: 高适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
高皇旧臣多富贵。
天子垂衣方晏如,
庙堂拱手无馀议。
苍生偃卧休征战,
露台百金以为费。
田舍老翁不出门,
洛阳少年莫论事。
白话文翻译:
你看不到汉朝三代的交替吗?
高祖的旧臣大多都富贵。
天子衣着宽松,安享太平,
庙堂之上无事可议。
百姓懒散地休息,不再征战,
露台上的花费都是用金钱来支撑。
田舍的老翁不再出门,
洛阳的少年也不再谈论时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叶:指汉朝的三位皇帝。
-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 苍生:指普通百姓。
- 偃卧:懒散地躺卧。
- 露台:指露天的场所,此处指的是放松娱乐的地方。
- 莫论事:不再谈论政治事务。
典故解析:
- 汉家三叶:指汉朝的三代君王,强调历史的延续与更替。
- 高皇旧臣:指的是汉高祖的那些大臣,反映出权力更迭后旧臣的富贵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号外史,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王之涣、岑参并称。高适的诗歌风格豪放,常描绘边塞风光与战争场景,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创作背景: 《古歌行》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诗中通过描写汉代的繁荣与百姓的安逸,表现出一种对和平与富贵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政治的冷淡与无奈。
诗歌鉴赏:
《古歌行》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回望,展现了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安宁。诗中通过“君不见”的反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强调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安逸。高适通过描绘“天子垂衣”的安逸状态,表现出统治者的无所作为,庙堂之上无事可议,反映了政治的冷漠和对民生的忽视。而“苍生偃卧休征战”,则直接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状态,安逸而无所事事,既有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反思。诗的最后两句则以平民的视角强调了对政治的漠然和对时事的淡漠,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诗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用反问句引入主题,提出历史的变迁。
- 高皇旧臣多富贵:指出旧臣在历史长河中的富贵生活。
- 天子垂衣方晏如:描绘皇帝的安宁与闲适。
- 庙堂拱手无馀议:庙堂之上无事可议,政治冷淡。
- 苍生偃卧休征战:百姓安逸,停止了战争。
- 露台百金以为费:花费金钱在享乐上,生活奢侈。
- 田舍老翁不出门:老农不再外出,生活安逸。
- 洛阳少年莫论事:年轻人不再关心政治,生活无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形成对比,强调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
- 反问:引导读者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比喻: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社会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人们在和平时期的安逸与无所事事,反映出对政治的冷漠与无奈,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家:象征着辉煌的历史。
- 天子:代表着权力与统治。
- 苍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 田舍老翁:象征着农民的安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家三叶”是指哪三位皇帝? A. 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
B. 汉高祖、汉昭帝、汉宣帝
C. 汉高祖、汉明帝、汉章帝
D. 汉光武帝、汉明帝、汉宣帝 -
诗中“庙堂拱手无馀议”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状态? A. 充满活力
B. 领导无所作为
C. 政治纷争不断
D. 百姓安居乐业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诗词对比: 高适的《古歌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有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但高适更多地关注于百姓的生活状态,而王之涣则更多地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高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