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昌松东界山行》

时间: 2025-01-10 22:07:41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昌松东界山行
作者: 高适 〔唐代〕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行走的情景。诗人在山间小路上走了好几次,马蹄也没有片刻的停歇。路途崎岖,走出了长长的山坂,前方的山峦依然重叠。石头激荡着水流,寒冷的天气让松树显得更加苍翠。看来行程还没到尽头,不要去看那锋利的刀环。


注释

字词注释

  • 鸟道:指小路,鸟类所走的小路,形容路小且曲折。
  • 马蹄:马的脚,诗中表示行进的速度。
  •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坦,陡峭。
  • 长坂:长长的坡道。
  • 合沓:重叠的样子,形容山峦层叠。
  • 石激水流:石头撞击水流,形容水流的急促。
  • 天寒松色间:寒冷的天气中松树的颜色,表现出严寒与苍翠的对比。
  • 王程:指行程,王者的旅途。
  • 刀环:指刀刃,象征危险。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引用的典故,但“刀环”可以理解为象征艰难险阻的意象,通常与战争或危险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3年-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历任安西都护等职,诗风豪放,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士人情怀。他的诗歌在唐代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常被后人传颂。

创作背景
《入昌松东界山行》创作于高适游览山水之际,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观察。此时正值唐代盛世,诗人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高适在艰辛旅途中的感受。开篇的“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直接引入了行旅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急促而又不易的行走状态。接下来的“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则通过对崎岖山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层峦叠嶂的自然景象,仿佛能感受到脚下路途的艰辛与不平。

诗的后半部分“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界的冷峻与壮丽,尤其是“松色间”的用法,展现了松树在寒冷中依旧挺立的坚韧,象征着诗人面对艰难困苦的精神。最后的“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则是一种对未来旅途的思考,尽管前方依然艰难,但诗人选择不去关注那些可能的危险,而是继续前行,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体现了高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道几登顿:鸟道是指小路,诗人走了多少次,暗示路途的艰难。
  2. 马蹄无暂闲:马不停蹄,表现出行程的紧迫与匆忙。
  3. 崎岖出长坂:道路崎岖不平,形容行走的困难。
  4. 合沓犹前山:山峦重叠,景象壮丽而又让人感到旅途的遥远。
  5. 石激水流处:石头与水流碰撞的声音,增强了自然的动感。
  6. 天寒松色间:寒冷的天色映衬着苍翠的松树,形成鲜明对比。
  7. 王程应未尽:行程尚未结束,暗示旅途的漫长。
  8. 且莫顾刀环:不去关注潜在的危险,表现出诗人勇敢无畏的精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形成语境的对比。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行旅感受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石激水流”,让自然界充满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高适在旅途中的坚韧与勇气,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传达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人们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应保持勇气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道:象征着艰难的旅途。
  • 马蹄:代表着行动与进取。
  • 长坂:象征着人生路途的漫长与崎岖。
  • 松色:表现出坚韧与生机,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 刀环:代表着潜在的危险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鸟道”指的是什么?
    A. 大路
    B. 小路
    C. 河流
    D. 山峰

  2. “马蹄无暂闲”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闲
    B. 急迫
    C. 快乐
    D. 疲惫

  3. “石激水流处”中的“石”是指什么?
    A. 岩石
    B. 人
    C. 动物
    D. 物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 李白的《庐山谣》:探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达豪放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高适的《入昌松东界山行》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与山水,但高适更侧重于旅途的艰辛和自然的敬畏,而岑参则更注重于人情与环境的交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传》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4. 《高适诗文集》
  5.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