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观猎》
时间: 2025-01-26 01:54: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生平骨偏腾上,那识世间刘表。
嗟落魄古长安道。市上荆高又少。
见说城南,群公会猎,抚掌轰然笑。
有十队细马轻裘,硬箭强弓,围簇盘雕绣袄。
往观乎且为豪耳,莫以粗材相诮。
斛律诸人,敖曹若辈,马上诗偏妙。
倏鸣饿鸱,拂林迅落飞鸟。
坐平冈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热洛河斟,婆罗门舞,浑不似弹边调。
只李陵安在,碑前野乌群噪。
白话文翻译
整个人生都在不断地奔腾,难以理解世间的刘表。
哀叹落魄的古长安之路,市场上荆棘又少。
听说城南的公侯们聚会猎猎,拍掌而笑声震天。
十队轻马穿着华丽的皮衣,强弓硬箭围绕着雕绣的袍子。
前来观猎的人也只不过是为了豪气,不要以粗俗的材料来嘲笑。
斛律、敖曹等人,骑马吟诗的才华特别出众。
突然响起饿鸱的鸣叫,树林间飞鸟迅速落下。
坐在平冈上烤狐肉,燕子如花般的姑娘们相拥。
热洛河边斟酒,婆罗门舞蹈,完全不像边弹的调子。
只李陵依旧在,碑前野乌群啼叫。
注释
- 刘表:汉末著名的政治人物,因其复杂的历史背景,诗中提及以表对世事的无知。
- 荆高:荆棘丛生的地方,象征困境或艰难的境况。
- 斛律、敖曹:古代的文人名,代表了当时的士人风采。
- 燕女:指美丽的女子,常与春天、爱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啸宇,号香菱,晚号云楼。以其婉约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闻名,常在诗中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心态复杂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猎会盛况,反映出对士人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十二时 观猎》以猎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士人群体的聚会场景,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氛。诗中首先表达出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通过“尽生平骨偏腾上,那识世间刘表”反映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接着,诗人描绘了猎会的热闹场面,十队轻马、强弓硬箭的描写,展现出士人豪情与风采。
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尤其是“燕女如花回抱”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温柔而美丽的情感。此外,诗中提到的李陵,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暗示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在豪情与落寞之间反复穿梭,既有对士人风采的赞美,又有对历史无常的叹息,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情感冲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生平骨偏腾上,那识世间刘表。
- 诗人感到自己在一生的奔波中无法理解世间的复杂,刘表作为历史人物的象征,暗示对历史的无知与无奈。
-
嗟落魄古长安道。市上荆高又少。
- 表达对古长安的惋惜,市场上荆棘生长少,暗示昔日繁华已不再。
-
见说城南,群公会猎,抚掌轰然笑。
- 描述城南的猎会,士人们欢笑的场面,展现出一种热闹的气氛。
-
有十队细马轻裘,硬箭强弓,围簇盘雕绣袄。
- 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出猎会的盛况与士人的华贵。
-
往观乎且为豪耳,莫以粗材相诮。
- 提醒他人不要以粗俗的态度来嘲笑这些士人。
-
斛律诸人,敖曹若辈,马上诗偏妙。
- 提到当时的文人,表现出他们的才华与风度。
-
倏鸣饿鸱,拂林迅落飞鸟。
- 突然的鸣叫声打破宁静,暗示自然的无常与变幻。
-
坐平冈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 描绘了悠闲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热洛河斟,婆罗门舞,浑不似弹边调。
- 诗人形象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交融与氛围的不同。
-
只李陵安在,碑前野乌群噪。
- 结尾提到李陵,暗示历史人物的存在感与对比,野乌的叫声则增加了诗的画面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燕女如花”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美丽。
- 对仗:如“热洛河斟,婆罗门舞”,展现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猎会的描绘,反映出士人生活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无常历史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马、轻裘:象征士人的风采与奢华。
- 燕女: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柔情。
- 野乌:象征自然的生命力和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表”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政治人物
c) 一位将军 -
诗中“燕女如花”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美丽
b) 悲伤
c) 富贵 -
诗人在描述猎会时,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比喻与对仗
c) 拟人
答案
- b) 一位政治人物
- a) 美丽
- b) 比喻与对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本诗都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而《十二时 观猎》则通过猎会展现了士人生活的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