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行孝文》

时间: 2025-01-26 01:53:27

晡时申,父母堂前莫动尘。

纵月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谘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晡时申,父母堂前莫动尘。
纵月些些不称意,向前小语善谘闻。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时分,父母在堂前时,请不要去动一丝尘埃。
即使月亮有些不如人意,向前轻声细语也要善于询问。


注释:

字词注释:

  • 晡时申:指傍晚的时辰,申时为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古时的时间分法。
  • 父母堂前:父母在家中正堂前,象征着家庭的中心和尊重。
  • 莫动尘:不要打扰,保持安静,表示对父母的尊重。
  • 纵月:即使月亮,表示对自然的感慨。
  • 些些不称意:指月亮的状态或景象不尽如人意。
  • 小语善谘闻:轻声细语地询问,表现出对父母的关心。

典故解析:

这首诗体现了对父母的孝道,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家庭伦理的重视。诗中强调了在与父母相处时应有的恭敬和体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诗作涵盖了爱情、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征。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家庭伦理和孝道观念深入人心。诗人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家庭的感悟,表达了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诗歌鉴赏:

《十二时行孝文》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父母相处时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孝道精神。首句“晡时申,父母堂前莫动尘”,直接表达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对家庭环境安宁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时刻,诗人选择静默,以示对父母的尊敬,体现出对传统孝道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纵月些些不称意”,则引入了自然景象,表达了即使外在的环境不尽如人意,内心的关怀与体贴依然存在。诗人用轻声细语的方式与父母交流,体现出他对家庭和睦的珍视。这种温和的交流方式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善良。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孝道的美德。白居易通过此诗,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给予父母关心和爱护,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晡时申,父母堂前莫动尘:傍晚时分,父母在家中,请不要打扰他们。这句强调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对家庭宁静的追求。
  2. 纵月些些不称意:即使月亮的光辉不如意,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生活的不满。
  3. 向前小语善谘闻:轻声细语地与父母交流,展现了对父母的关心与体贴。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亮的状态比喻生活中的不如意。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了意象上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孝道,强调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关心,传达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表达了对父母深沉的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父母:象征着家庭的根基与亲情。
  • 月亮:象征着人生的境遇,既美丽又常常不如人意,代表了生活的变化。
  • :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平凡,强调了在家庭生活中的清净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莫动尘”是指什么?

    • A. 不要打扫
    • B. 不要动父母
    • C. 不要打扰父母
    • D. 不要说话
  2. 诗人对月亮的态度是?

    • A. 非常喜欢
    • B. 不太称意
    • C. 完全不在意
    • D. 非常讨厌
  3.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孝道
    • C. 爱情
    • D. 自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了思乡之情。
  • 《游子吟》:孟郊的诗作,深刻反映了母爱的伟大。

诗词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人情的细腻,而王之涣则体现了壮阔的气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