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题郭频迦“浮眉楼图”》

时间: 2025-01-11 05:42:34

霏霏烟影,濛濛柳色,盈盈秋水。

高楼正相对,有伊人凝睇。

十幅蒲帆归去矣。

锦屏前、水晶帘底。

双蛾代描却,比遥山还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霏霏烟影,濛濛柳色,盈盈秋水。高楼正相对,有伊人凝睇。十幅蒲帆归去矣。锦屏前水晶帘底。双蛾代描却,比遥山还翠。

白话文翻译

轻烟袅袅,细雨朦胧,秋水盈盈。高楼相对,楼中有佳人静静凝视。十只帆船已归去,水晶帘下的锦屏前,双眉如画,竟比远山的翠色还要鲜艳。

注释

  • 霏霏:形容轻烟飘渺的样子。
  • 濛濛:形容细雨或雾气弥漫的样子。
  • 盈盈:形容水面平静且满盈的样子。
  • 凝睇:凝视、注视的意思。
  • 蒲帆:指船帆,蒲帆通常用来形容轻便的船。
  • 锦屏:用锦缎做成的屏风。
  • 水晶帘:指透明的水晶帘子。
  • 双蛾:形容眉毛,像两只蛾子。
  • 遥山:远处的山脉。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高楼”、“伊人”等意象,常见于古代文人笔下,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在此背景下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清丽的诗风著称。她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与情感。

创作背景

《十二时 题郭频迦“浮眉楼图”》作于清代,正值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在欣赏郭频迦的画作时,感受到画中的意境,产生了共鸣,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十二时 题郭频迦“浮眉楼图”》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诗中以“霏霏烟影”、“濛濛柳色”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给人以无限遐想。高楼与伊人的对视,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瞬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接着提到的“十幅蒲帆归去矣”,则让人感受到一丝恬淡的生活气息,仿佛在描绘着江南水乡的恬静与安宁。最后以“双蛾代描却,比遥山还翠”收尾,巧妙地将眉如蛾的佳人比作远山的翠色,既突显了佳人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浑然一体,体现了清代女性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霏霏烟影,濛濛柳色,盈盈秋水:描绘了秋天的江南,轻烟和细雨交织在一起,柳树的颜色朦胧,水面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意境。

  2. 高楼正相对,有伊人凝睇:高楼与楼中佳人遥相对望,突显了对美的欣赏和对爱情的渴望。

  3. 十幅蒲帆归去矣:描写了归航的船只,给人以悠闲的生活感,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

  4. 锦屏前水晶帘底:锦屏与水晶帘的结合,展现了室内的优雅与精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5. 双蛾代描却,比遥山还翠:通过对眉毛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柔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眉毛比作蛾子,形象生动,增强了美感。
  • 对仗:如“霏霏烟影”与“濛濛柳色”,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伊人凝睇”赋予了佳人以灵动的生命,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影:象征朦胧与梦幻。
  • 柳色: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秋水:象征清澈与宁静。
  • 高楼与伊人:象征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
  • 蒲帆:代表生活的悠闲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霏霏烟影”中“霏霏”是什么意思?

    • A. 清晰
    • B. 朦胧
    • C. 迅速
    • D. 明亮
  2. 诗中描述的“伊人”指的是?

    • A. 一位老师
    • B. 一位佳人
    • C. 一位母亲
    • D. 一位朋友
  3. “双蛾代描却”中的“代描”意指?

    • A. 画画
    • B. 替代
    • C. 描绘
    • D. 轻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十二时》: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但《静夜思》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十二时》则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江南水乡的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