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赠梁尊师》

时间: 2025-01-26 04:40:42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醉里忙。

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茅山赠梁尊师 ——窦常 〔唐代〕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醉里忙。
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梁尊师的敬仰与感激之情。诗人在云雾缭绕的山上寻访尊师,不知何时成为了他的客人;青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悠长。春天里种花,扫除残雪;夜晚看着道士焚香,默默祈愿。诗人感叹道,自己的人生如同在壶中一般宽广,却总是沉醉于忙碌之中。能够承蒙仙籍的庇佑,恳求再得一次大还方(即恢复本性)。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屋:指高山上的隐士居所。
  • 种花春扫雪:春天种花,扫去冬天的雪。
  • 看箓:道教用语,指观看道士的符箓。
  • 上象壶中阔:比喻境界宽广,象壶指的是宇宙的广阔。
  • 大还方:指恢复本性或回归自然。

典故解析

  • 茅山:道教名山,象征隐逸与修道。
  • :道教的符咒,象征法力与灵性。
  • 仙籍:道教对修道者的称号,象征着高人的庇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窦常,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表现道教思想和自然景观为主。

创作背景:诗作于道教盛行时期,描绘诗人与尊师的关系,表达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梁尊师的深厚敬意与感激。开头的“云屋何年客”,既带有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对青山与白日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种花春扫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看箓夜焚香”则引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上象壶中阔”展现了广阔的心灵境界,而“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则流露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道教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屋何年客:诗人感叹自己在茅山的隐逸生活,隐士的生活宛如云雾般飘渺。
  2. 青山白日长:描绘青山在阳光下的美丽,象征自然的永恒。
  3. 种花春扫雪:春天的美好景象,传达对新生的期待。
  4. 看箓夜焚香:道教文化的体现,表明对修道的追求。
  5. 上象壶中阔:比喻思想的广阔与深邃。
  6. 平生醉里忙:对人生忙碌状态的自省。
  7. 幸承仙籍后:感激道教的庇护。
  8. 乞取大还方:渴望恢复真实的自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上象壶中阔”,将广阔的境界比作壶,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对尊师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精神升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屋:象征隐逸与超脱。
  • 青山:象征自然的永恒与宁静。
  • 焚香:道教的修行象征,代表灵性与祈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

    • A. 泰山
    • B. 茅山
    • C. 黄山
    • D. 华山
  2. “种花春扫雪”中的“春”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夏
    • B. 秋
    • C. 冬
    • D. 春
  3. 诗中提到的“仙籍”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道教修行的资格
    • D. 名声

答案

  1. B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友人》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窦常的《茅山赠梁尊师》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隐逸生活,但窦常更强调对道教的追求,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渲染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