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旦日早朝答伍国开用来韵》
时间: 2025-02-04 15:38: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王蓟北六街灯,雪里看花到处明。
紫陌冠裳忙带月,禁城钟鼓彻吹笙。
鹓行仙仗堪谁侣,凤诏词坛许共盟。
见说忧时勤顾问,草茆何以答弓旌。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王朝在北方的蓟城,街道上灯火通明,
在雪中看花,四处都透着光亮。
紫陌上衣着华丽的人们忙着迎接明月,
禁城里钟声鼓声齐鸣,乐声飘荡。
美丽的鹓鸟飞舞,谁能与之为伴?
凤的诏令在文坛上许下共盟的承诺。
听说在动荡的时局中,大家都在勤奋地询问,
那么,草茆又如何回应那举着弓旗的旌旗?
注释:
- 春王:春天的王朝,指明代的春季。
- 蓟北:指的是北方的蓟城,即今北京。
- 紫陌:指的是街道。
- 冠裳:指华丽的衣服和装饰。
- 鹓行仙仗:鹓鸟和仙人所乘的仪仗,象征神仙。
- 凤诏:指皇帝的诏令,凤在古代常用来象征皇权。
- 草茆:草屋的草顶,象征贫困。
- 弓旌:指用弓和旌旗表示的战争和军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亭表,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曾任官职,喜好诗词,风格清新,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描绘和时事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繁华与忧愁交织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描绘了北方城市的繁华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带出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思。前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灯火辉煌的街道和雪中看花的意象,构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但紧接着,诗人转向对现实的思考,鹓鸟与凤的美丽象征着理想与美好,而“谁侣”则暗示着孤独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在最后几句中提到“见说忧时勤顾问”,表明他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草茆和弓旌的对比则突显了生活的艰辛与战争的残酷。整首诗在美与愁的对比中,流露出诗人对时代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王蓟北六街灯:春天的蓟北,灯火阑珊,描绘出繁华的城市景象。
- 雪里看花到处明:在雪中,花的绽放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希望。
- 紫陌冠裳忙带月:街道上人们忙于迎接明月,体现出节日的热闹。
- 禁城钟鼓彻吹笙:禁城中乐器齐鸣,描绘出庄严的朝廷气氛。
- 鹓行仙仗堪谁侣:美丽的鹓鸟飞翔,谁能与之结伴,反映孤独的心境。
- 凤诏词坛许共盟:凤的诏令在文坛上达成共识,象征理想与承诺。
- 见说忧时勤顾问:听闻时局动荡,大家都在关注国家命运。
- 草茆何以答弓旌:草屋如何回应战争的旌旗,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描绘的繁华与忧虑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鹓鸟、凤与草茆的意象,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拟人:通过描写景象来表达情感,如“雪里看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沉重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雪:象征着寒冷、艰难的环境。
- 鹓鸟、凤: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草茆:象征贫困和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王”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气候
B. 明代的春季
C. 春天的王朝 -
“草茆何以答弓旌”这句中的“草茆”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困
C. 繁华 -
诗中提到的“鹓”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美好
B. 现实的无奈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感情。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诗作,表现早春的气息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上旦日早朝答伍国开用来韵》: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但前者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在美中透出对现实的忧虑。两者风格迥异,却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