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耕藉田 其一》

时间: 2025-01-24 06:21:35

阁道春风动地来,青郊十里泰坛开。

晴分帐殿金为埒,春入桑田锦作堆。

赐食歌欢瞻圣藻,调羹辛苦属盐梅。

侍臣拜献争嫌拙,播岳空惭短赋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阁道春风动地来,青郊十里泰坛开。
晴分帐殿金为埒,春入桑田锦作堆。
赐食歌欢瞻圣藻,调羹辛苦属盐梅。
侍臣拜献争嫌拙,播岳空惭短赋才。

白话文翻译

春风通过长长的阁道吹拂而来,青翠的郊野上十里之外的泰坛正在绽放。
阳光照耀下,帐篷和殿宇之间的金色路面清晰可见,春天的气息已进入桑田,像锦绣般堆满了土地。
喜悦的歌声中,侍臣们献上美味的食物,陶醉于皇上的圣恩,而调羹里的辛苦却是由盐和梅子所构成。
侍臣们在拜献时争相表现,愁苦地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够,难以与岳阳的壮丽相提并论。

注释

字词注释

  • 阁道:指高架的道路,通常用于宫殿或园林中的通行。
  • 泰坛:可能指古代祭祀的坛,象征着国泰民安。
  • 晴分:阳光照耀,天气晴朗的时刻。
  • 帐殿:指帐篷和殿宇,表示皇宫的环境。
  • 赐食:指皇帝赐予的食物。
  • 圣藻:可能指帝王的德行或教诲。
  • 调羹:指盛食物的调羹,这里隐喻对食物的准备与品味。

典故解析

  • 泰坛:在古代,泰坛是用来祭祀天地的地方,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 盐梅:盐和梅子是调味品,这里暗示了生活的辛苦与乐趣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亭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官至翰林院编修。他的诗风以清丽见长,语言优美,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政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朝廷的盛况,表现了对国家安康的期盼和对皇权的敬仰。

诗歌鉴赏

《帝耕藉田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天和朝廷盛况的诗。全诗开篇通过“阁道春风动地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春风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活力,给人以清新之感。“青郊十里泰坛开”则进一步拓展了场景,展现了广阔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宫廷的繁华,金色的路面和绚丽的春景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在其中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同时也隐喻了皇权的显赫与国家的安泰。

后两句则转向侍臣的心态,尽管侍臣们在皇帝面前恭敬拜献,但他们内心却有着对自身才华的惶恐与自卑,体现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外在的华丽,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羡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代表性,春天的生机与朝廷的繁华相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望和对自身位置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阁道春风动地来:春风从高架的道路上吹来,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2. 青郊十里泰坛开: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美丽景象,十里青山上,祭坛绽放,象征国家的繁荣。
  3. 晴分帐殿金为埒:阳光照耀下,帐篷与殿宇之间的金色路面显得格外辉煌。
  4. 春入桑田锦作堆:春天的气息渗入桑田,像锦绣般堆满了土地,生机盎然。
  5. 赐食歌欢瞻圣藻:侍臣们快乐地歌唱,献上食物,体现出对皇帝的尊敬。
  6. 调羹辛苦属盐梅:食物的调味中蕴含着生活的辛苦与平淡的乐趣。
  7. 侍臣拜献争嫌拙:侍臣们争先恐后地拜献,却因才能不足而感到自愧不如。
  8. 播岳空惭短赋才:他们内心里感到惭愧,无法与岳阳的伟大相媲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入桑田锦作堆”,将春天的景象比作锦绣,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如“赐食歌欢”与“调羹辛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自卑与对朝廷繁华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机、希望。
  • 泰坛:代表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 金色路面:象征富贵与荣耀。
  • 桑田:代表勤劳与丰收的希望。
  • 侍臣:象征着对权力的依附与复杂的人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阁道春风动地来”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风的强度
    • C. 阁道的结构
  2. “春入桑田锦作堆”中“锦”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丰收的希望
    • B. 春天的美丽
    • C. 皇权的显赫
  3. 诗中表达侍臣感到自愧的原因是什么?

    • A. 对皇帝的敬仰
    • B. 对自身才华的不满
    • C. 对春天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帝耕藉田 其一》同样描写春天,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后者则表现了对国家的关切与对权力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