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寒意》

时间: 2025-01-27 03:49:47

寒重清尊懒举。

醉后敞裘能御。

怕倚最高楼,帘外霜浓如许。

何处。

何处。

鹦鹉檐前细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重清尊懒举。
醉后敞裘能御。
怕倚最高楼,
帘外霜浓如许。
何处。何处。
鹦鹉檐前细语。

白话文翻译:

寒气沉重,酒杯懒得举起。
醉后披上厚厚的皮衣,可以抵御寒冷。
惧怕倚靠在最高的楼上,
窗帘外的霜雪浓厚得如此。
在哪里呢?在哪里呢?
在鹦鹉檐前低声细语。

注释:

  • 寒重:寒冷的气息沉重。
  • 清尊:清酒的杯子,指酒。
  • 懒举:懒得举起,表示无心饮酒。
  • 敞裘:宽松的皮衣,形容穿着舒适。
  • 怕倚:害怕倚靠,表达一种犹豫和不安。
  • 最高楼:指高处的楼阁,象征高远的地方。
  • 帘外霜浓如许:窗外的霜雪非常厚重。
  • 何处:问在哪里,表达一种迷惘和思索。
  • 鹦鹉檐前细语:在鹦鹉的屋檐下低声细语,暗示一种温柔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庆曾(约1640-1716),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深情的诗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寒冷的时节,反映了诗人对寒意的感受,以及在酒醉后的懒散状态。诗中描写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对温暖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寒意》通过对寒冷天气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惬意与无奈的情感。诗的开头“寒重清尊懒举”,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对饮酒的懒散态度,表现出一种不愿意面对寒冷的消极情绪。接着“醉后敞裘能御”,则通过对醉酒后的舒适状态的描写,传递出温暖和安逸的对比,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安宁。

“怕倚最高楼,帘外霜浓如许”,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挣扎,表现出一种对高处的恐惧和对外界寒冷的敏感。诗人在高处的孤独感与窗外的寒霜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温暖的渴望。

最后以“何处。何处。”的反复,给人一种迷惘和寻求的感觉,似乎在呼唤着某种温暖的存在。而“鹦鹉檐前细语”则带来了一丝温柔的气息,仿佛在暗示着生活中仍有细腻的美好,令人倍感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清冷的冬日气氛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重清尊懒举:诗人感受到寒冷的气息,酒杯因此懒得举起,表现出对饮酒的无心。
  2. 醉后敞裘能御:醉酒后依靠宽松的皮衣,感受到一丝温暖,暗示醉酒带来的放松。
  3. 怕倚最高楼:因寒冷而害怕倚靠高处,表现出对寒冷和孤独的抵触。
  4. 帘外霜浓如许:窗外霜雪的厚重,反映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无助。
  5. 何处。何处。:重复的问题,表达出诗人对温暖和归属感的渴望。
  6. 鹦鹉檐前细语:在温暖的屋檐下,细语轻声,展现出生活的细腻和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意与内心的孤独感相联系,通过“寒重”与“霜浓”来反映情感。
  • 拟人:将自然的寒冷与人情的感受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有对称的句式,使得诗句更加和谐与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寒冷的感受以及对温暖与安宁的渴望,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意:象征孤独和无情的外界环境。
  • 清尊:酒,代表生活的享乐与放松。
  • 最高楼:象征着高处的孤独与无助。
  • :自然现象,象征寒冷与严酷的生活环境。
  • 鹦鹉:通常象征着温暖与亲近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重清尊懒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饮酒的热情
    • B. 对寒冷的无奈
    • C. 对高处的向往
    • D. 对生活的满足
  2. 诗中的“何处。何处。”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状态?

    • A. 寻找美好
    • B. 迷惘与思索
    • C. 绝望与孤独
    • D. 快乐与满足

答案:

  1. B. 对寒冷的无奈
  2. B. 迷惘与思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同样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两者中,俞庆曾的《如梦令 寒意》更侧重于环境带来的情感影响,而李清照和纳兰性德则多体现个体情感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