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妨於农收,因访子上有叹》

时间: 2025-01-26 03:28:39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

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

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

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雨妨于农收,因访子上有叹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
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
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
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白话文翻译:

在久雨的影响下,农作物的收成受到妨碍,因而我去探访你,心中感到惆怅。
你能否理解我的苦楚,我每次看见你,心情便轻松一些。
若是因为泥泞而无法前往,那就让我再等一等,心情也依旧会因年老和生病而感到沉重。
未到霜降时节的杨柳,秋天依然是碧绿的;经过雨水洗礼的芙蓉,在晚霞下愈发明亮。
在干旱的年份里,我怨恨晴天却不怨恨丰收,今年却是熟了的粮食也不教人欢喜。

注释:

  • 君能过我意殊倾: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心意,心情却异乎寻常。
  • 我每看君脚便轻:每次看到你,心情便轻松。
  • 若为泥涂断还往:若因为泥泞而障碍前行。
  • 端令老病底心情:即使年老多病,内心的情感仍然存在。
  • 未霜杨柳秋犹碧:未到霜降时节的杨柳依旧是绿色的。
  • 既雨芙蓉晚更明:经过雨水洗礼的芙蓉花在晚霞下显得更加明亮。
  • 旱岁嫌晴不嫌熟:在干旱的年份里,讨厌的是晴天而不是丰收。
  • 今年教熟不教晴:而今年的粮食虽然丰收,却不教人欢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豪放、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民生活,展现出他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久雨妨于农收,因访子上有叹》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农耕文明盛行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久雨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同情以及对自然气候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情感真挚,充满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影响农作物的深切关注。开篇便以“久雨妨于农收”引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农民面临的困境。同时,诗人用“君能过我意殊倾”这句表达了对友人理解的期待与渴望,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与深厚。

接下来,诗人通过“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美丽与生机,尽管雨水给农收带来了困扰,但自然依旧存在着美好的一面。最后两句“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以反讽的方式总结了全诗,反映出自然界的无常和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彷徨,也流露出对丰收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能过我意殊倾:询问友人是否能够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心情。
  • 我每看君脚便轻:每次见到友人,内心的沉重感仿佛减轻。
  • 若为泥涂断还往:若因泥泞而无法前行,诗人愿意继续等待。
  • 端令老病底心情:即便身心疲惫,内心的情感依然存在。
  • 未霜杨柳秋犹碧:描绘秋日的杨柳,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既雨芙蓉晚更明:经过雨水洗礼的芙蓉花更加鲜艳,象征希望与生机。
  • 旱岁嫌晴不嫌熟:在干旱的年份里,虽然晴天令人厌烦,但丰收还是令人欣慰。
  • 今年教熟不教晴:今年的丰收并不让人感到快乐,反而是天气的阴晴影响了心情。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体现在“旱岁嫌晴不嫌熟”中,表现出对自然和丰收的复杂情感。拟人则通过“芙蓉晚更明”,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揭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关怀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生活的苦乐与人情冷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困扰与阻碍,影响农收。
  • 杨柳:象征生命力与坚韧,尽管时光流逝,依然保持生机。
  • 芙蓉:象征美丽与希望,在雨后的清新中愈显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久雨”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A. 促进生长
    B. 妨碍收成
    C. 增加产量

  2.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疏远
    B. 亲密
    C. 冷淡

  3. “旱岁嫌晴不嫌熟”中的“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厌烦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同样描绘了自然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豪情与人生哲理。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美感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