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日午憩黄池镇》
时间: 2025-01-11 08:50: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笑孤村小巿头,花边人出浦边游。
绿杨拂水双浮鸭,碧草粘天一落鸥。
嬾困风光酣午睡,阴沉天气嫁春愁。
阿谁道是清明节,我对清明唤作秋。
白话文翻译:
不要笑这孤独村庄的小集市,
花边的游人们正从河边游玩。
绿杨轻拂水面,双双浮鸭在水中嬉戏,
碧绿的草地与天际相连,一只孤鸥落下。
懒困在这美景中,正酣然入睡,
阴沉的天气让我心中生愁,仿佛春天已嫁给了愁苦。
谁说今天是清明节?我却觉得清明如同秋天。
注释:
- 小巿:小集市,小市场。
- 花边人:指打扮得很花哨的游人。
- 拂水:轻轻拂动水面。
- 浮鸭:在水面上漂浮的鸭子。
- 粘天:指草地的颜色与天空相连,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象。
- 嬾困:懒惰而沉迷。
- 阴沉天气:指天气阴暗沉闷。
- 嫁春愁:将春天的愁苦与阴沉的天气相联系。
- 清明节:传统的节日,通常与春天和扫墓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被誉为“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杨万里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且善于使用白话,易于理解。
创作背景:
《清日午憩黄池镇》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黄池镇的午后闲适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春天与生活的独特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阴沉天气时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清日午憩黄池镇》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灵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景画。诗的开篇以“莫笑孤村小巿头”引入,带有调侃和自嘲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淡然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花边游人、绿杨、浮鸭和落鸥等生动的自然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午后。
诗中“嬾困风光酣午睡”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然而随之而来的“阴沉天气嫁春愁”则突显出一丝忧伤。这种对比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绪。在最后一联,诗人以“阿谁道是清明节”反问,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清明在他心中已成秋天,寓意着一份对生命与季节更替的深思。
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蕴含着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思考,体现出杨万里一贯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笑孤村小巿头:劝人不要嘲笑这个偏僻的小集市,显示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 花边人出浦边游:描绘游人们在水边游玩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绿杨拂水双浮鸭:绿杨轻轻拂动水面,双双浮鸭在水中嬉戏,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碧草粘天一落鸥:草地与天连接在一起,孤鸥落下,形成自然的画面。
- 嬾困风光酣午睡:懒散地沉浸在这美好的风光中,享受宁静的午睡。
- 阴沉天气嫁春愁:阴沉的天气让人感到忧愁,春天的美好似乎被掩盖。
- 阿谁道是清明节:质疑清明节的到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清明的愁绪与秋天相连。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绿杨拂水”,让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例如“绿杨拂水双浮鸭”,意象对称。
- 比喻:将清明节比作秋天,表达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村: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花边人:代表生活中的欢乐与青春气息。
- 绿杨:象征生命力与自然的美。
- 浮鸭: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悠然。
- 落鸥:寓意孤独与归宿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花边人”指的是: A. 游人
B. 村民
C. 渔夫
D. 诗人 -
“嬾困风光酣午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兴奋
B. 愉悦
C. 忧愁
D. 烦闷 -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命的流逝
C. 秋天的忧伤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考的情感,但更加强烈的个性与豪放。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强调宁静与和谐,风格较为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