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乐府十二首。寿翁兴》

时间: 2025-01-24 19:11:17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意思解释

系乐府十二首。寿翁兴

作者:元结 〔唐代〕

原文展示: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

白话文翻译:

我问多寿的老者,您来自何处修身养性呢?
他只是说随顺自然,忘却情欲,学习草木的生长。
我才知道,这世上的技巧,都是劳苦地去追求金银财宝。
却看不到满足自己所需的,空听着那些沉迷欲望的声音。
在清和的环境中保留王母的长生之道,
在潜濩的地方不染纷乱与污浊。
谁才能真正长生呢?这番话实在值得佩服。

注释:

  • 借问:借此机会问。
  • 多寿翁:长寿的老者,象征智慧与长生。
  • 顺所然:顺应自然的规律。
  • 忘情学草木:忘却个人情感,学习自然的草木生长。
  • 化金玉:转化为金银财宝的技能,指世俗的追求。
  • 充所求:满足自己的需求。
  • 清和:指清宁和谐的环境。
  • 潜濩:深藏而不被外界干扰。
  • 王母:指王母娘娘,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神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借用神话和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系乐府十二首》是元结在其隐居生活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长生与自然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欲望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提问的方式开篇,借助“多寿翁”的形象,引导读者探讨长生的奥秘。诗中通过“顺所然,忘情学草木”来强调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提示人们应当放下个人情感的纠葛,回归自然的本真。接着,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批判深入人心,“劳苦化金玉”意指为了财富而劳累,但最终却难以满足内心的渴求。

诗中的“清和存王母”和“潜濩无乱黩”则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在清净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接近长生的道理。最后一句“此言堪佩服”不仅是对多寿翁的赞同,也反映了诗人对长生哲理的认同与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长生的探讨,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通过提问引出长寿老者,寻求修身养性之道。
  2.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老者的回答强调顺应自然,并学习草木的生长方式。
  3.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意识到世间的技巧多是为了物质而劳苦。
  4. 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感叹人们无法满足内心的真实需求,反而沉迷于欲望。
  5.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保持清和,象征长生的理想环境。
  6. 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对老者哲理的赞同,强调长生的真正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句式,如“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将长生与自然相联系,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排比,突出诗人的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长生”的主题展开,反映了对自然、内心需求与世俗欲望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老者的智慧,指出了一条通往长生的路径,即顺应自然、放下欲望,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多寿翁:长寿的象征,代表智慧与经验。
  • 草木:自然生长的象征,体现了自然之道。
  • 王母:长生的象征,代表理想中的长生境界。
  • 金玉:世俗财富的象征,反映人们的追求与迷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多寿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长生
    C. 朋友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忘情学草木”主要强调什么? A. 追求金钱
    B. 回归自然
    C. 学习历史
    答案:B

  3. 诗人对世俗欲望的态度是? A. 赞同
    B. 反思与批判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长恨歌》:同样探讨了人类情感与人生苦短,强调对爱的追求与失去的感慨。
  • 《庐山谣》:则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态度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元结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