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地逢君晚,秋来樽酒期。
桂花相对夜,烽火共忧时。
月隐长安树,云低太液池。
谁能上封事,独有纳言知。
白话文翻译:
在燕地与你相逢已经很晚了,秋天来临,我们约定共饮美酒。
桂花在夜晚相对而开,烽火连天使人忧虑。
月光隐没在长安的树下,云层低垂在太液池上。
谁能上奏朝廷的事情,只有纳言才知晓其中的秘密。
注释:
- 燕地:指的是燕国,今河北一带,古代的一个地名。
- 樽酒:酒杯,表示饮酒的场合。
- 桂花:象征着秋天,桂花香气浓郁,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
- 烽火:指战乱的火光,象征动荡不安的时代。
- 长安:古都,代表着政治中心。
- 太液池:一个历史悠久的水池,位于长安,象征着富饶的水源。
- 封事:上奏的事情,通常指向皇帝上报的政务。
- 纳言:指的是朝廷中的文官,负责上奏言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公元1487年-公元1556年),字宗彦,号白华,明代诗人。少时以诗才闻名,仕途不顺,后归隐山林,著作颇丰。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助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谊的珍惜。诗中描绘的秋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通过与友人的相聚,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同时又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首联“燕地逢君晚,秋来樽酒期”,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相逢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接下来的“桂花相对夜,烽火共忧时”,则展现了桂花的芳香与战火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暗示着诗人对国事的忧虑。
中间两句“月隐长安树,云低太液池”描绘了月光与云雾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压抑的意境,隐含着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及对国事的关切。末句“谁能上封事,独有纳言知”则表达了对政治的无奈,诗人感到即使心有所念,也无力去改变现状,只有那些在朝中的人才能了解真正的国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景色,也有对人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燕地逢君晚”:在燕国的土地上与友人相逢,已经很晚了。
- “秋来樽酒期”:秋天来临,约定在酒杯前欢聚。
- “桂花相对夜”:桂花在夜晚盛开,香气四溢。
- “烽火共忧时”:战乱之时,彼此忧虑。
- “月隐长安树”:月光隐藏在长安的树木间。
- “云低太液池”:云层低垂,笼罩着太液池。
- “谁能上封事”:谁能向朝廷上奏事情。
- “独有纳言知”:只有纳言知晓其中的秘密。
-
修辞手法:
- 对比:桂花的香气与烽火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月光、桂花、烽火等意象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 隐喻:月隐象征着隐秘的忧虑。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与战乱的忧虑,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燕地:象征着地理位置与历史。
- 桂花:象征着秋天与美好的事物。
- 烽火:象征着战乱与不安。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 太液池:象征着富饶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燕地”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河北
C. 浙江
D. 广东 -
诗人在秋夜中与谁相聚? A. 家人
B. 朋友
C. 随从
D. 文人 -
“烽火共忧时”中“烽火”象征什么? A. 战乱
B. 喜庆
C. 和平
D. 自然灾害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国家的无奈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D. 对生活的乐观
答案:
- B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谢榛与杜甫在描绘秋夜时的不同情感表达,谢榛更多表现忧虑与友谊,杜甫则表现思乡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