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洛阳
作者: 元好问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千年河岳控喉襟,一日神州见陆沉。
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
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
拟就天公问翻覆,蒿莱丹碧果何心?
白话文翻译:
在千年的河山中,深深地掌控着我的心绪,
一朝之间,华夏大地却见陆沉。
我已因弹琴而感到伤感落泪,更需同伴共享梦中秋夜的温暖。
城头的工匠在讨论蒸土的事宜,地底的中郎正在等待摸金。
我想向天公询问这些翻覆的事情,
那蒿草与丹青交错的果实又是何等的心思?
注释:
字词注释:
- 河岳:指山河,象征着国家的山河。
- 控喉襟:控制心绪,喉咙紧缩,表明情感的压抑。
- 陆沉:陆地沉没,暗指国家的动荡。
- 操琴:弹琴,表达情感的方式。
- 同辇梦秋衾:共同分享梦境和温暖的床褥。
- 城头大匠:指建造者,可能暗指国家的建设者。
- 摸金:古代寻宝的行为,隐喻对未来的探索。
- 天公:天上的神灵,象征对命运的询问。
- 蒿莱丹碧:草木的颜色,象征生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典故解析:
- 蒿莱:指生长在荒地的植物,象征贫瘠和困境。
- 诗中提到的“梦秋衾”可以与古代文人对秋天的怀念相联系,常常象征着温暖的情感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250年-1320年),字仲明,号天问,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词结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洛阳》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述对国家河山的感慨,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洛阳》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与复杂的意象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画面。诗中“千年河岳控喉襟”一句,直白而有力地揭示了诗人对祖国大地的深厚眷恋与忧虑。诗人用了“陆沉”来形容国家的衰败,展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痛心。接下来的“已为操琴感衰涕”,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脆弱,更引申出对国家命运的感伤。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城头大匠与地底中郎的情景,反映出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与对未来的无奈。最后,提出“拟就天公问翻覆”,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体现了一种对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平静中流露出强烈的情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的思索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心中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年河岳控喉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情感。
- 一日神州见陆沉:用“陆沉”比喻国家的动荡与衰落。
- 已为操琴感衰涕:因琴声而感伤,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命运的联系。
- 更须同辇梦秋衾:渴望与他人共享温暖的梦境,表现出孤独感。
- 城头大匠论蒸土:描绘社会建设者的忙碌与无奈。
- 地底中郎待摸金:暗示对未来的探索与渴望。
- 拟就天公问翻覆:向神灵询问历史的变迁,表现出对命运的思考。
- 蒿莱丹碧果何心:对生命的复杂性与内心情感的探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陆沉”比喻国家的衰落。
- 对仗:例如“已为操琴感衰涕”与“更须同辇梦秋衾”,形成对称的意象。
- 拟人:将历史的翻覆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感召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迷茫,最终升华为对生命与历史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岳:象征着祖国的山河,体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
- 琴:象征着文人的情感表达与内心的孤独。
- 秋衾:象征着温暖与安宁的梦想。
- 蒿莱:象征着贫瘠与困境,反映出社会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年河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 D. 对个人的孤独
-
“陆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国家繁荣
- B. 国家动荡
- C. 个人成就
- D. 自然灾害
-
诗中提到的“天公”象征什么?
- A. 自然力量
- B. 命运的询问
- C. 个人的愿望
- D. 历史的变迁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元好问的《洛阳》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失落感,而元好问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