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关希颜之官徐州》
时间: 2025-01-24 09:06:46意思解释
满江红 关希颜之官徐州
作者:元好问 〔元代〕
原文展示:
元鼎诗仙,知音少喜君留迹。
还有恨故山飞去,石城琼壁。
万里征西天有意,四方问舍今何日。
便金虬飞驭解移文,知无及。
淮海地,云雷夕。
自不负,髯如戟。
望幕中谈笑,隐然敌。
此老何堪丞掾事,佳时但要江山笔。
向楚王台上酒酣时,须相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元鼎的诗才无人理解,可喜的是你留下的足迹。还有那不舍的情绪,让我思念故乡,仿佛那石城的琼壁也在飞去。征途万里,西天似乎有意,而四方的问候却问我何时能归。只好让金虬飞驭送去书信,却又无能为力。淮海之地,云雷交加的傍晚,心中自有不负的豪情,鬓发如戟。望着幕中谈笑的场景,隐隐感到敌意。此时年纪已大,怎能胜任丞掾这样的职务?美好的时光只想写下江山的诗篇。酒酣之际,回忆楚王台上的欢聚时刻,更加令人怀念。
注释:
- 元鼎诗仙:指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本人,诗仙意指其诗才出众。
- 知音:知音少,意指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不多。
- 故山:指故乡。
- 金虬飞驭:传说中的神龙,象征快速传递消息的愿望。
- 丞掾:指官职,丞掾是古代官员的职位。
- 楚王台:楚王台是著名的酒宴场所,象征欢乐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池,辽东人,元代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以其丰富的诗词创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政治的关注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身处异乡,身心俱疲,思念故乡和知音之情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关希颜之官徐州》是一首充满感慨的作品,反映了元好问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以“元鼎诗仙”自喻,表达了自己才华难以被人理解的苦闷。接着,诗人以“故山飞去”,描述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仿佛故乡的美好在眼前流逝,让人感到一种无力感。
诗中“万里征西天有意,四方问舍今何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归属感的渴望。金虬飞驭的意象,虽渴望传递情感,却又感到无能为力,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回望幕中谈笑,突然感受到敌意,暗示着社会现实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微妙,显示出诗人的敏感与警觉。最后,诗人感慨年岁已高,难以胜任官职,但心中仍希望以笔记江山,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深刻而感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与深沉的乡愁,使人感同身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鼎诗仙,知音少喜君留迹:自我引入,强调自己的才华,但知音稀少,令人感到孤独。
- 还有恨故山飞去,石城琼壁:强烈的思乡之情,故乡的美景似乎在眼前消逝。
- 万里征西天有意,四方问舍今何日:旅途遥远,充满了对归乡的期盼。
- 便金虬飞驭解移文,知无及:虽想通过神龙传递信息,但无奈无力。
- 淮海地,云雷夕:描述了淮海的天气,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气氛。
- 自不负,髯如戟:表达了自己的豪情与不屈的精神。
- 望幕中谈笑,隐然敌:对社会现实的感知,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
- 此老何堪丞掾事,佳时但要江山笔:感叹自己年纪已大,却仍渴望以笔记录心中的理想。
- 向楚王台上酒酣时,须相忆: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怀旧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虬飞驭”象征快速的情感传递。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体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怀旧和对理想的追求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体命运的交织,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山:象征故乡,承载着诗人的思念与情感。
- 金虬:象征迅速而神秘的力量,传递着对沟通的期待。
- 云雷: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 楚王台:象征欢乐的社交场合,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虬”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神秘的力量
- C. 友谊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无所谓
- B. 思念
- C. 恨
-
诗中“淮海地,云雷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美丽的晴天
- B. 萧瑟的傍晚
- C. 热闹的市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在对比元好问的《满江红》和杜甫的《春望》时,二者都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感慨,但元好问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孤独,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人民苦难的关心。两首诗虽然出自不同的背景,但都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