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2-04 15:32:25

君咏风月夕,余当童稚年。

闲窗读书罢,偷咏左司篇。

(韦应物为滁州刺史,有《登北楼》诗。

绅后为刺史继和, 存句止此,见《方舆胜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咏风月夕,余当童稚年。
闲窗读书罢,偷咏左司篇。
韦应物为滁州刺史,有登北楼诗。
绅后为刺史继和,存句止此,见方舆胜览。

白话文翻译:

你吟唱着风月之美的诗篇,而我却已是孩童般的年纪。
在闲窗前读书结束后,我偷偷吟诵起《左司诗》。
韦应物担任滁州刺史时,曾写过一首登北楼的诗。
我李绅后来接任刺史,诗句只停留在这里,见于方舆的宝藏中。

注释:

  • :我,指诗人李绅。
  • 童稚年:童年,指年轻无知的年纪。
  • 闲窗:指安静的窗前。
  • 左司篇:指《左司徒》的诗篇。
  • 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任滁州刺史。
  • 北楼:指滁州的北楼,韦应物曾在此作诗。
  • :李绅,指作者自己。
  • 方舆胜览:指方舆的胜地和风光的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91年-约858年),字梦阮,唐代诗人,先后任职于多个地方,作品多以风景、抒情和咏史为主。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句》一诗反映了李绅对古人韦应物的敬仰和对自己早年时光的回忆,诗中提到的《左司诗》与韦应物的北楼诗,展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句》一诗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示了李绅在风月之下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诗中“君咏风月夕”一句,既是对朋友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而“余当童稚年”则流露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接下来的“闲窗读书罢,偷咏左司篇”展现了诗人求知的乐趣与对古诗的热爱,通过“偷咏”这个词,诗人传达出一种藏于心中、未曾表露的情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层层递进,前两句侧重于个人感受,后两句则引入历史人物韦应物,形成了个人与历史的对话,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厚度。李绅通过对古人诗作的提及,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暗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与自我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咏风月夕:你在夕阳下吟诵着风花月影,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 余当童稚年:我仍在无知的童年,感叹时光的流逝与成长的无奈。
  • 闲窗读书罢:在安静的窗前,读书到此,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学习状态。
  • 偷咏左司篇:暗示他在阅读中获得灵感,偷偷吟诵古人的诗篇。
  • 韦应物为滁州刺史:提到历史人物,展示诗人对前辈的尊重。
  • 有登北楼诗:引入韦应物的创作,强调历史的传承。
  • 绅后为刺史继和:自述身份,表明其接任的历史背景。
  • 存句止此,见方舆胜览:总结前面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诗句仅存于此,隐含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君”和“余”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隐喻:风月象征着美好和诗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 典故:提到韦应物及其诗作,引入历史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李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前辈的敬仰,传达出一种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自我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象征自然美,表现诗人的审美情趣。
  • 闲窗:寓意宁静与学问的积累。
  • 左司篇:代表古代文学的传承,诗人对经典的敬重。
  • 北楼:象征历史的延续与人文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绅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王维
    • B. 韦应物
    • C. 白居易
    • D. 杜甫
  2. “君咏风月夕”中的“君”指的是?

    • A. 诗人自己
    • B. 朋友或知己
    • C. 历史人物
    • D. 自然界
  3. 诗中提到的“左司篇”是指什么?

    • A. 一篇古文
    • B. 一首诗
    • C. 一部小说
    • D. 一篇散文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绅的《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个人感受与历史人物的联系,后者则更注重自然风光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李绅研究》
  • 相关古诗词解读书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