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头山(山上有关,在德阳县治北)》

时间: 2025-01-10 21:59:55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

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

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
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
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白话文翻译:

鹿头山多么的高大挺拔,今天在这里可以解渴慰饥。
连绵的山脉在西南方向断绝,俯瞰之际,千里开阔。
游子走出京城,剑门山却无法越过。
如今艰险已尽,方才欢喜原野宽广。
昔日三国分立,霸主气概曾经显现。
如今天下已为一家,云端之上失去了双阙。
悠然自得地想骑马,继续前行到名山硉兀。
有文才令人伤感,何处埋藏你的骸骨?
肥沃的土地上,豪杰的窟窿显得惨淡。
仗剑的不是老臣,宣扬风采岂能专属达?
冀公那样的柱石之姿,论道才能让国家复兴。
这样的人生也是何等幸运,公子们镇守已逾岁月。

注释:

  • 亭亭: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
  • 慰饥渴:满足饥饿和口渴的需求。
  • 剑门:指剑门关,是古代险要的关口。
  • :宽广,开阔。
  • 霸气:指过去的权力和气势。
  • 双阙:指昔日的皇宫象征。
  • 扬马:骑马前行。
  • 骸骨:尸体,骨骼。
  • 豪侠窟:豪杰居住的地方。
  • 冀公:指冀州的公侯,象征有才干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创作背景:

《鹿头山》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他在征讨安史之乱时,经历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动荡。此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宁的期盼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鹿头山》展现了杜甫对祖国河山的眷恋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鹿头山的壮丽,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欣赏。接着,诗中提到游子出京华,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剑门的不可越也象征着他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阻碍。

随着诗的推进,杜甫开始回顾历史,提及三国分立的局面以及霸权的形成,展现出他对历史的深邃反思。最后,他以对现状的感慨收尾,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豪杰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无奈与不甘。他的诗不仅仅是对山水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与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美的描写,又有对国家、历史的深刻理解,极具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鹿头何亭亭:描绘鹿头山的高大形态,引出诗的主题。
  2. 是日慰饥渴:表达在此山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心灵慰藉。
  3. 连山西南断:表现出作者的视野开阔,领略千里美景。
  4. 俯见千里豁:千里开阔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5. 游子出京华:游子代表杜甫自己,流亡在外的心情。
  6. 剑门不可越:艰难的境况,暗示政治动乱的无奈。
  7. 及兹险阻尽:经过艰难困苦,终于看到希望。
  8. 始喜原野阔:喜悦于眼前的开阔之地,象征新生。
  9. 殊方昔三分:回顾历史,三国分立的局面。
  10. 霸气曾间发:霸主的气势,表现出历史的变迁。
  11. 天下今一家:如今国家已统一,暗示变革带来的希望。
  12. 云端失双阙:失去的辉煌,象征历史的沧桑。
  13. 悠然想扬马: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想要骑马前行。
  14. 继起名硉兀:追寻理想之地,象征着追求。
  15. 有文令人伤:对历史的感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叹息。
  16. 何处埋尔骨:对死后的思考与无奈。
  17. 纡馀脂膏地:肥沃土地与豪杰的对比,象征现实的惨淡。
  18. 惨澹豪侠窟:豪杰的悲惨命运,反映出英雄的无奈。
  19. 仗钺非老臣:表现出对年轻人能力的期待。
  20. 宣风岂专达: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1. 冀公柱石姿:提及有才之士的重要性。
  22. 论道邦国活:理想的政治构想,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23. 斯人亦何幸:感叹历史人物的命运。
  24. 公镇逾岁月: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命运的残酷。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鹿头”比喻高大的山,形象生动。
  • 对仗:如“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人民安宁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无奈与不甘,深刻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切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鹿头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寄托。
  • 游子:代表流亡者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 剑门:象征着艰难险阻和历史的变迁。
  • 霸气:展现出历史的权力斗争与冲突。
  • 云端:象征着理想与失落,历史的沧桑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鹿头山的形态如何?

    • A. 低矮
    • B. 高大挺拔
    • C. 平坦
  2. 游子出京华象征什么?

    • A. 归乡
    • B. 流亡
    • C. 旅行
  3. “天下今一家”表达了什么?

    • A. 国家分裂
    • B. 国家统一
    • C. 战乱不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反映了战乱对个人的影响。
  • 《登高》: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下一句是什么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上一句是什么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下一句是什么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上一句是什么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下一句是什么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上一句是什么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下一句是什么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上一句是什么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下一句是什么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上一句是什么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下一句是什么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上一句是什么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下一句是什么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上一句是什么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下一句是什么

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上一句是什么

鹿头何亭亭,下一句是什么

是日慰饥渴。上一句是什么

是日慰饥渴。下一句是什么

连山西南断,上一句是什么

连山西南断,下一句是什么

俯见千里豁。上一句是什么

俯见千里豁。下一句是什么

游子出京华,上一句是什么

游子出京华,下一句是什么

剑门不可越。上一句是什么

剑门不可越。下一句是什么

及兹险阻尽,上一句是什么

及兹险阻尽,下一句是什么

始喜原野阔。上一句是什么

始喜原野阔。下一句是什么

殊方昔三分,上一句是什么

殊方昔三分,下一句是什么

霸气曾间发。上一句是什么